“當時得了東山橘子園,曉得挨著太湖,我福晉就想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做橘園浪費了,就翻出了宋人筆記,將裡面養珍珠的記錄翻了出來,我瞧著靠譜,想著試試,去年就打發孫金過來了……”

四阿哥在旁聽著,揚了揚眉。

還真是機靈全在臉上。

這回倒是不藏著掖著了。

前頭折騰出來的那些,說是九阿哥琢磨出來的,可實際上皇父心裡明鏡似的。

博覽群書的,從來就不是九阿哥。

董鄂氏曉得規矩,並不人前居功,九阿哥也知道涉及女眷不好張揚,沒有將他福晉推到前頭。

他們夫妻一體,一榮俱榮,記在誰身上都無所謂,皇父也就做不知罷了,心裡還是曉得董鄂氏的功勞。

否則牛痘的賞賜,也不會半數落到福松身上。

十三阿哥在旁聽著,敬佩不已,道:“外頭說九哥是財神爺,九嫂就是財神奶奶啊!”

九阿哥帶了得意,道:“不算什麼,當年茶山也是你九嫂提議的,前後往裡扔了十萬兩銀子,如今開始回本了,去年就入賬的八千八百兩,這茶樹還小,沒有到豐年,等到三、五年後,到了豐年,本錢也回來了,剩下就是淨賺,只這一處,就能給阿克丹攢出分家銀子來!”

十三阿哥讚道:“九嫂想得長遠,選的產業也好,柴米油鹽醬醋茶,誰家過日子也離不了。”

九阿哥點頭道:“是啊,要是自家沒有茶園,隻日用茶包跟人情走禮,這一項一年也要支出幾百兩銀子。”

四阿哥在旁道:“珠場往裡投多少銀子?”

九阿哥伸出手來,翻了一下,道:“也是十萬兩……”

四阿哥蹙眉道:“這跟茶山不同,會不會風險太大?”

既是要用河蚌養珍珠,畢竟涉及到活物,人力不可控。

十三阿哥聽了,也跟著擔心起來。

十萬兩銀子,差不多是皇子分家銀子的半數。

相當於四十年的貝勒爵俸。

九阿哥忙解釋道:“沒全扔在太湖珠場,還有洪澤湖那邊,分了兩處,銀子也沒有一口氣砸進去。”

四阿哥見他心裡有數,才微微放心。

十三阿哥想著京城修建大半的皇子府,湊到九阿哥跟前,道:“九哥,九哥,像上回那種小湯山的買賣,您能不能再想一個,弟弟也正愁呢,要是年底從宮裡搬出來,以後的日子可怎麼過。”

九阿哥道:“這有什麼為難的,就算你跟十二搬出來,封爵之前,日用供給也走內務府,封爵之後,就有爵俸了。”

十三阿哥道:“可是嚼用不是開支大頭,人情走禮才是大頭,如今在宮裡,人情走禮只限皇家與堂親,一年到頭也要二、三千兩銀子。”

九阿哥想起自己封爵前那兩年,確實人情走禮開銷不少。

他是得了內務府那邊的三節兩壽禮,才平賬了不說,還有盈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