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看著宜妃,想到了惠妃。

惠妃去年五十千秋,敬事房的總管太監請旨,問要不要撤下惠妃的綠頭牌。

如今宮裡的制度,是隨著前朝來的。

前朝規矩,后妃五十歲就要撤下綠頭牌,不再侍寢。

康熙駁了敬事房的總管太監,保留了惠妃的綠頭牌。

這份恩典,不單是給惠妃的,到時候宜妃跟德妃也會有。

作為帝王與男人,康熙喜歡年輕的妃子,可年輕的美人可以取代,這些陪著他幾十年、給他生兒育女的嬪妃,卻是不可替代。

宜妃哪裡會想到康熙又“由此及彼”了。

她是覺得五阿哥那邊夠亂了,康熙就別跟著添亂。

還有九阿哥那邊,小日子過得安逸自在,也不需要他們指手畫腳……

寧壽宮,太后晚上吃的是包飯。

跟平日的包飯區別的是,裡面加了不少婆婆丁。

配的醬就是西瓜牛肉醬。

太后也吃撐了,扶了白嬤嬤的胳膊在屋子裡溜達。

“小半年沒見舒舒,卻得了好幾回孝敬,今年廣東貢的橘紅好,你將那老樹橘紅留下兩匣子,回頭等到舒舒生產後,連帶著藕粉、百合粉一起給她送去……”太后叮囑著。

白嬤嬤笑道:“月初年貢入宮的時候,娘娘就提了一回了,奴才記著呢。”

一年到頭,外頭的貢品不斷。

從端陽貢開始,到中秋貢,到東北的三貢,到各地年貢。

每次貢品入宮,御前都是先撥出來一部分送到寧壽宮。

到了寧壽宮這裡,太后每次都要給五阿哥跟九格格留一份。

後頭有了孫子媳婦,太后也會給五福晉留一份,再往後有九福晉的一份。

今年的年貢是例外。

太后沒有提五福晉。

白嬤嬤心裡想著,卻沒有多嘴。

人心都是肉長的。

自五福晉嫁給皇家,太后對她抬舉寵愛,不是因五福晉多好,是因太后“愛屋及烏”。

後頭看重那邊皇孫也是這個緣故。

可是五福晉卻糊塗,只當有了皇孫,就能在五阿哥跟前挺腰子,忘了孰輕孰重……

*

九貝勒府正房。

夫妻兩人也用了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