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你是不是傻(打滾求月票)(第2/3頁)
章節報錯
羊毛呢的摸著就有明顯的粗糙感,顏色也黯淡。
康熙的關注點,卻是放在那羊毛呢上,拿了一塊黑色的在手上,道:“這個能取代羊皮麼?”
蒙古牧民的袍子,是用羊皮做的。
若是羊毛呢能取代羊皮就好了。
九阿哥搖頭道:“取代不了,不過除了冬天,春秋都能用。”
康熙聽了,有些失望。
他希望羊毛製品能賣回蒙古,那樣的話不影響大清經濟。
否則的話,規模大了,怕引發一連串的影響,如布匹價格、絲綢價格等。
九阿哥想了想,道:“就算是羊毛呢,工序也繁雜,不是尋常布匹能比的,成本高,定價也不會便宜,就不是尋常百姓能買的東西,兒子打算往江南賣,或是往朝鮮或日本銷售……”
至於蒙古那邊,不是主要市場。
蒙古王公幾文錢一斤的價格將羊毛賣了,再花幾十兩銀子去買羊毛呢,上千倍的差額,就算是傻子,也曉得不合算。
康熙想到羊毛加工的意義巨大,即便利潤低微,只要能持之以恆,對蒙古的影響也是不可估量。
他看著九阿哥道:“這回,你怎麼沒想著‘上行下效’?”
前幾年琢磨出什麼,都要御前轉一圈,往後去哄抬物價賣到蒙古。
今年不往蒙古賣了,就不惦記著“御用”招牌了?
康熙心情略微妙。
九阿哥道:“這與那些稀罕物件不同,早先的幾樣‘物以稀為貴’,加上內造、御用也添身價;這個卻是打算常銷的,兒子尋思往各府都送些,到時候哥哥、嫂子們都穿了這個,流行也就傳開了,一樣是‘上行下效’,還有就是宮裡採購這裡,也添上一筆,往後春秋就能多個料子,冬天往裡加上棉襯,這保暖應該也不亞於大毛衣裳。”
康熙道:“好好寫了摺子遞上來。”
九阿哥點頭,面上帶了遲疑。
康熙看著他道:“有什麼難處?是羊毛不夠了,還是染料出缺,或是織工人手不足?”
他每次南巡,織造衙門跟織造衙門下的織場都去的,知曉大概情形。
九阿哥道:“您也曉得,眼下通州織場才起步,想要完善、順暢運營下去,也得可靠的人盯著,兒子想要問問金依堯能不能革職留任,他是金依仁的異母兄弟,兄弟感情尋常,分家時也吃虧了,要不是看在他是李家跟曹家的聯姻紐帶,金依仁都不會提起這個人來。”
康熙看著九阿哥,道:“曹家跟你請託了?”
九阿哥清了清嗓子,從袖子裡掏出禮單來,雙手呈上。
康熙接過來看了。
九阿哥跟舒舒不識貨,康熙卻是識貨的。
這些古董字畫,都是明朝的,年份不久,可都是名家之作。
《萬玉圖》、《題竹圖》、《寒鴉月夜圖》等。
“曹寅那個弟弟?”康熙問道。
九阿哥點頭道:“讀書讀迂了,倒是個實心人,除了這八幅字畫,還有五千兩銀子的莊票,要說他有錢吧,那五千兩還從廣善庫借了兩千兩;要說他沒錢吧,這禮單往哪裡遞都算體面了!”
康熙臉色難看。
他想起九阿哥提及金依仁進京後結親,就是將女兒許給曹荃之子。
“倒是好親家,這是要為金依仁請託?”康熙口氣不善。
一個小小侍衛,是不是太自以為是了?
九阿哥搖頭道:“開始時是想著金依仁,後頭聽說金依仁截留貢品,就只想要問問金依堯這裡了,那個也是姻親,倒是難得,聽說他跟曹寅兄弟感情深厚,對曹寅也多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