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阿哥往園子裡送東西,沒有瞞著人。

不少人都見了。

只是這物件是舒舒的銀樓出來的,外人還真不曉得是什麼。

每日在御前輪班的大學士、內大臣跟六部尚書,看到了書屋裡跟古樸器物不怎麼搭配的擺件。

這……這……

有的還疑惑,像馬齊這樣看了好幾年的,就看明白了。

金燦燦的,再沒有旁人。

九皇子府的大格格跟大阿哥,這都是隨了九阿哥。

一個愛金子,一個愛散財。

這不就是九阿哥的行事麼?

康熙也不好跟旁人誇九阿哥,省得讓人誤會,傳話傳歪了。

倒是在馬齊跟前,他少幾分剋制,道:“雖不成才,勝在孝順,行事也越發周全了。”

馬齊覺得,有些不明白周全兩個字的意思了。

這周全麼?

這日子,可有不少人嘀咕九阿哥豪富,往御前撒銀錢。

這是給梁九功打賞的時候落在旁人眼中了。

馬齊看著那一桶姜山,心中生出大不敬的念頭。

這跟給打賞梁九功異曲同工,就是花錢買平安。

他腹誹過後,面上卻帶了羞愧,道:“都是皇上費心教導的緣故,倒是奴才掛了個名,能力不足,辜負了皇上的期盼,沒有教九爺什麼。”

康熙擺手道:“不怪你,是九阿哥自己貪玩不學習,幾年下來,估計《禮記》早忘的乾淨了。”

請一次客,得罪多少人去?

舅家不請,宗親長輩不請。

好幾年不請一次客,多擺兩桌能要命怎麼著?

夫妻兩個本是大方人,行事也寬和,可愣是多了一個“勢利眼”的惡名。

九阿哥也好,董鄂氏也好,一個兩個的跟舅家都不親近。

真要說起來,兩人的舅家確實是破落戶,提不起來,他們撇開也省的吃虧。

可是,九阿哥這裡提挈著表弟桂丹,董鄂氏那裡照顧著表弟福松。

這兩人哥哥、姐姐當的,算是有情有義,偏偏對長輩面子情都不給,很是任性。

想到這裡,康熙有一丟丟的心虛。

董鄂氏出嫁之前好像不這樣,出嫁從夫,這幾年被九阿哥拐帶的,行事有些歪了……

*

到了三月十五,就有兩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