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會這麼快。

他之前以為要半年。

金依仁正月下旬衙門開印才正式在內務府履新,到三月底的話,才兩個月。

康熙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聽說你舉薦高衍中為小湯山行宮總管?”

九阿哥點頭道:“就是想著到時候能提一級,一直在本堂這裡,郎中到頭了。”

他也沒有掩飾自己的用人唯親。

反正內務府上下,總共就親兩個郎中。

其中張保住不是包衣出身,能力也尋常,估計要在郎中位上終老。

高衍中這裡,算是內務府的圓滑老吏了,自己推一把資歷熬到了,說不得三五年後有資格署內務府總管。

康熙沒有再說別的,就是想著金依仁這一個半月在內務府的各種小動作,小試探。

要不是九阿哥直接罵到臉上,之前不許戚屬子弟優先補缺的規矩就要荒廢。

這內務府總管,還是要守著九阿哥的規矩辦差才省心。

要不然好不容易整頓了些的內務府風氣就又要歪了。

康熙自不希望宮裡宮外再烏煙瘴氣的,也受不得這些包衣奴才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反客為主。

康熙就點頭道:“他去年辦差辛苦,那就掛四品行宮總管吧!”

九阿哥也沒有說幫著高衍中謝恩的話,只道:“到時候本堂郎中就出缺,兒子想要舉薦會計司郎中董殿邦。”

康熙有些意外,道:“怎麼想起他來?”

九阿哥道:“就是覺得他這大半年在會計司差事辦得好,還有就是家資富足,還有中不熘的爵位,不像小門小戶出來的就曉得摟銀子。”

康熙看著九阿哥道:“高家就不是小門小戶了?”

九阿哥想了想,道:“算家道中落吧,關鍵是家風不錯,高衍中膽子也不大,用著放心些,兒子現在就怕膽子大的。”

就像金依仁這樣的。

九阿哥有些明白御前要提前收拾他的緣故了,討好東宮,結交皇子,四下裡結親,太活躍了。

康熙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道:“到時候再說吧!”

等到從清溪書屋出來,九阿哥都在琢磨這句話。

這是樂意啊,還是不樂意?

要是不樂意,直說不行麼?

叫自己猜什麼?

九阿哥覺得想不明白。

出了小東門時,他眉頭都擰著。

難道董家也有不對的地方,也是汗阿瑪要清理的人家?

可是董家那些涉嫌貪汙的旁支子弟,不是都處理得差不多了麼?

至於董殿邦,還真挑不出大毛病來。

真有不是露在外頭,去年他得罪那麼多人,早有人往御史衙門遞訊息了。

“九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