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別給爺添麻煩(打滾求月票)(第2/4頁)
章節報錯
眼下差事已畢,沒有什麼不能說的。
福松就抱著小七,跟覺羅氏與珠亮說了這幾個月的差事跟行程。
“自去年中秋,就在南苑來著,跟著太醫院的人試用新痘苗,比大家常用的熟苗要好許多,折損人口更少,前陣子十七阿哥種痘,我就跟著在痘所記錄皇子種痘日誌,今天十七阿哥回宮,我也算是交接了差事,這才家來。”
不說珠亮,就是覺羅氏也曉得新痘苗的重要。
之前每逢痘年,這京裡不說家家掛幡,也好不到哪裡去。
尤其是孩子,更是不好站下。
宮外的別院越來越多,就是因為京城人多,大家都要出城避痘。
等到人痘苗出來,情況才好些。
可是熟苗貴,尋常人痘苗又比較危險。
對於勳貴人家還好,多用了熟苗。
對於戶下人口跟尋常百姓,許多人還是沒有種痘。
如今有了既便宜又好用的新痘苗,這往後種痘的人口會越來越多的。
覺羅氏看著福松道:“你既曉得十七阿哥種痘,就當主動加上小七。”
皇上都不吝嗇皇子了,可見篤定這新痘苗比熟苗要好。
上行下效。
福松是經手差事的,就當追隨,帶了弟弟去種痘,這也是對皇上表明態度。
福松搖頭道:“那可不行,兒子不放心,還是再看兩年,讓小七跟豐生他們一起種痘好了。”
機會已經錯過,覺羅氏不再囉嗦。
珠亮則道:“那還會往蒙古派種痘官麼?早年人痘苗出來,聽說蒙古王公那邊樂意種痘的少,這些年下來,老輩子的王公還是不敢入關,要在關外朝見。”
福松道:“不知道,估摸是以後的事了,應該會先可著八旗跟直隸的民人百姓先推廣。”
如此,大家都種了痘苗,就成了屏障。
以後京城不會再有大規模的天花流傳。
就算偶發,也流傳不開。
至於蒙古,太平了五十年,人口孳生,牧場卻是不變的,所以現下出家的蒙古人越來越多了。
這新痘苗之事,應該不會在蒙古推廣……
*
次日,就是二月初一,聖駕巡畿甸,太子、大阿哥、四阿哥與十三阿哥隨扈。
九阿哥早早起了,跟舒舒絮叨道:“多個太子,就是不一樣,之前汗阿瑪巡畿甸,隨從不超過兩百人,這一回帶了太子,就增至五百人。”
舒舒聽著,心下卻是一動。
早年太子隨扈的頻率還是挺高的,可是三十二年以後就沒有了,多留京監國。
時隔八年,太子又開始隨扈。
不像是父子關係修繕,更像是康熙不樂意將太子單獨留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