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福祿壽喜(打滾求月票)(第2/3頁)
章節報錯
幾位皇子不用說,只看皇孫們,阿克墩半大小子了,就是神色木木的,沒有個笑模樣,依舊不討喜。
弘皙倒是笑著,可是端著的厲害,明明只是八歲的孩子,愣是擺出來沉穩可靠的架勢,看著就有些彆扭。
下頭弘升、弘昱、弘晉跟弘晴同庚,都是六歲。
皇子多是六歲入上書房,這頭一茬入宮的皇孫卻是五歲就來了,一年下來,有模有樣的。
弘晉遲了一年,可是他性子比較安靜,跟同席的弘升說著話,看著也比較老實。
弘暉跟弘曙才五歲,兩人生日都小,看著還是完全孩子模樣,旁邊也跟著諳達太監,方便幫著佈菜。
訥爾蘇半大小子,坐在弘暉的下首,看著少幾分拘謹,對於旁邊的小叔叔,也恭敬親近,不乏照顧。
十四阿哥舉著碗道:“你們都小,今日就不上酒了,就嚐嚐這個,盼著大家文武功課皆為上等,成為大清的勳王!”
雖說小棠從南五所只提了一碗酒釀回來,也傳了舒舒的話,可既是十四阿哥動了念頭,又怎麼能熄了?
尤其是看到毓慶宮幾位阿哥沒帶生辰禮,更是憋悶,就有心捉弄這幾位。
他就叫人去園膳房取了一罈酒釀,叫膳房燒了酒釀雞蛋,一人一碗。
小阿哥們份例裡沒有雞蛋,見了都歡喜。
沒有人知道,阿克墩跟弘皙的碗中,單放了兩勺燒酒,又多加了半勺糖。
這是十四阿哥給太子的“回禮”。
畢竟誰都曉得,這兄弟兩個是太子看重的兒子。
至於弘晉,年歲在這裡,又是太子妃撫養的,十四阿哥就沒有將他算裡頭。
阿克墩作為皇長孫,坐在十五阿哥下首,沉默寡言。
要是前兩年,即便長幼尊卑本當如此安排座次,他肯定也不忿,守著他生母教導的那些歪道理。
兩年過去了,《禮記》學著,他也曉得了自己之前有多湖塗。
眼下,他心如止水,望向對面的弘皙。
兄弟兩個這兩年感情單薄,阿克墩已經能感覺到弘皙身邊嬤嬤、太監對自己的不喜。
那又如何?
不管怎麼得阿瑪歡喜,文武功課多出色,只要自己在,弘皙就只是毓慶宮次子,也不會成為御前露面的皇長孫。
宮裡的孩子,誰能一直天真?
阿克墩曉得,就算自己不得皇上喜歡,沒有被圈大名,可只要自己在,就能永遠壓著弘皙一頭。
太子阿瑪厭棄他,可是虎毒不食子;太子妃娘娘不喜歡他,可是心正不會傷害他。
若有一日,毓慶宮有人容不下他,只會是弘皙。
外頭的小叔叔們也好,堂兄弟也好,與自己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利益衝突。
弘皙沒有察覺到阿克墩的視線,全部注意力在席面上的酒釀燉蛋上。
席面上其他的菜品餑餑都是共用的,只有這一碗甜湯,是太監端上來,一人一碗的。
碗上花紋不同。
十三阿哥、十五阿哥、十六阿哥一色花紋,他跟阿克墩一色花紋,其他的小阿哥們一色花紋。
區別不是很大,都是白底藍花。
這應該是一套福祿壽喜的碗,碗邊花卉裡間著的小字不同。
他跟阿克墩的是祿,其他小阿哥是壽。
幾位皇子的應該是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