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進獻(第2/3頁)
章節報錯
水至清則無魚。
皇上不會計較金依仁是不是沾了稅關的三瓜兩棗,可是跟京城有干係,跟其他人家有私密往來,這個皇上不會容。
康熙看著高衍中跟曹寅聯名的調查摺子,半晌沒有言語。
金家跟董家一樣,也是太皇太后名下包衣。
可是金家這個杭州織造,不是太皇太后安排的,是他親政以後挑的人選,就是金依仁的阿瑪金遇知。
金遇知沒了,父死子替,長子金依仁繼任。
如此信賴與洪恩,換來的是什麼?
是金家與郭絡羅家早有舊誼,是兩家最少二十年的勾結!
康熙撂下摺子,看著高衍中道:“賬冊上如何?”
高衍中下江南,明面上的差事是核查三織造賬冊。
高衍中曉得這問的是杭州織造衙門的賬,道:“有三筆出庫的銀子有誤,還有新綢的技工損耗,有些虛高,上面記著是因染料?與織工漲價的緣故,大概是比照三十一年之前高了兩成半……”
康熙三十一年,是杭州織造衙門的一個分界。
在那之前,是金遇知任杭州織造;在那之後,是金依仁任杭州織造。
康熙道:“那個李孝成如何?”
這就是三官保的外室子,冒的是遼東民人戶籍。
說冒也不大對,因為他生母確實姓李,是漢軍李家的旁支族人。
只是許是為了讓李孝成在江南好立足,或是其他緣故,他沒有入旗。
高衍中躬身道:“早年每年都往關外販綢,盛京賃著鋪面,今年沒動,除了明面上的綢緞鋪跟洋貨鋪子,另有銀子入股海商的香料船,名下產業比官府查到的紅契要多幾倍。”
要是三官保還在,康熙會叫人刑訊。
一個奴才,這是要做什麼?
自己尚且小心經營江南,他們倒是佈局如此。
長久以往,這要出來多少銀子?
這些銀子,都往毓慶宮了麼?
康熙看了眼毓慶宮的方向,說不上是什麼滋味兒。
“可查清楚金家與京城的人際往來?”
康熙道。
高衍中低頭道:“金依仁有胞妹許包衣唐家,長甥女唐氏三十四年入毓慶宮為格格。”
毓慶宮的唐格格……
康熙聽著耳生,應該是沒有產育的緣故,這個人也沒有往御前報過。
可是毓慶宮的格格,都是他點的!
他怎麼沒有留意過這其中干係?
想想也尋常,這內務府秀女牌子,會記錄父、祖、曾祖三代,也會記生母姓氏,卻不會記外家是什麼人家。
金家這個姓氏,在包衣中不算少的,有幾個高麗佐領下的人口都姓金。
康熙想到了索額圖,眼中多了陰鬱。
索額圖原來兼著內管領處,負責內務府小選。
這個人選,要是沒有索額圖的手筆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