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一章 徹查(謝盟主“沙漠裡的月光”加更)(第1/3頁)
章節報錯
暢春園,清溪書屋。
大學士張英跟大學士馬齊兩人在。
康熙拿著一個摺子,臉色有些難看。
這是吏部的摺子,就前日端午節祭地之疏漏做的議題。
吏部提,內閣學士錢齊保,署理太常寺卿事,系專管祭祀之人,今地壇所供設之物,歪斜粗率,涼棚內滲溼,所鋪墊子又不端整,及皇上敕問,復不實陳,竟自妄奏,應將錢齊保革職,交刑部。
太常寺卿是小九卿。
吏部給擬的責罰重,是給康熙開恩的餘地。
康熙卻最是受不了旁人湖弄,這觸了他的逆鱗。
他可不是垂拱而治的虛君,會被大臣矇蔽。
他直接寫了批示,“從之”。
而後,他望向張英與馬齊道:“京察之年,御史也不當例外,一併查了,有庸劣者罷黜!”
】
早年怕擋了言路,他允許御史“風聞奏事”,結果現在督察院的風氣就有些浮誇。
好像不盯著皇子阿哥,不盯著閣臣,就沒有彈劾的人了。
邀名的厲害,疏忽了監察的本職。
張英與馬齊應了。
康熙看著張英道:“愛卿次子不錯,國語說的好,等到從翰林院出來,朕要用的。”
張英謙道:“比不得同榜賢才,幸好得了皇上恩典,授為庶吉士,得以在翰林院多學習,效彷前輩。”
康熙又想到張英的長子張廷瓚,書畫雙絕,只是不大通庶務,往後除了翰林院,就是禮部。
在翰林院侍讀學士位上也十來年了,資歷夠了。
康熙就望向馬齊道:“侍讀學士張廷瓚升太常寺少卿,署太常寺卿事……”
張廷瓚的侍讀學士原是正五品,兼的皇子府典儀是從五品,現在太常寺少卿是正四品。
這是直接升了兩級。
馬齊忙應了。
正常情況下,太常寺卿出缺,是由吏部擬了候補人選報上來,而後皇上圈定。
不過像這樣直接提了人補缺的,之前也有過。
就像董鄂家的噶禮,一年三遷,現下在山西巡撫任上。
張英在旁,垂著雙眼,沒有吭聲。
這是國事,本也沒有他說話的餘地。
父為閣老,子為小九卿……
張英心中嘆了口氣,覺得自己再輪上半月差事,就又可以告病了。
但凡他再年長几歲,君臣之間都不用這樣反覆,直接告老就是了。
可是他年歲在這裡,才六十三歲,上頭還有好幾個年長的大學士在。
這個時候告老,皇上也不會批。
君臣之間,還需善始善終,否則容易引得朝野側目。
既是年紀不合適,就只能以“衰病”告退……
等到兩位大學士退去,三阿哥已經在門口候著了。
他挺拔如松,雄赳赳氣昂昂地站在清溪書屋門口,並不像往常那樣侯在值房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