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哥,九哥,到底什麼時候擺酒?什麼時候能見見幾個侄兒、侄女?”十四阿哥迫不及待地問道。

九阿哥看了他一眼,提醒道:“擺不擺酒的不重要,禮可不能少了!”闌十四阿哥痛快點頭,道:“放心,不會少的,只是好奇,咱們大侄女怎麼排老三了,不是該老大?”九阿哥道:“生的最晚唄,也好,當妹妹更享福,當姐姐的還要看顧弟弟們……”他是想起妻子了,有個堂兄不當用,有個表哥是外頭的,家裡都是弟弟。

操多少心。十三阿哥見九阿哥紅光滿面,別無愁緒,就曉得母子皆安,也跟著笑道:“不知道侄女隨沒隨九嫂……”九阿哥想起了大格格的相貌,有些糾結。

十五阿哥在旁道:“不擺酒的話,我們能去看九嫂麼?太子妃娘娘也惦記九嫂來著……”闌九阿哥想了想,道:“你九嫂要休養兩個月,過了這兩月想來就來……”十六阿哥在旁道:“大侄女叫尼固珠,那往後二侄女叫什麼,那丹珠麼?”尼固珠是六十,那丹珠是七十,都是常見的小女孩兒名字。

九阿哥摸了摸十六阿哥的大腦門,道:“怕是不合適,跟我們娘娘的名字差不多了……”不過真要是休養個十年,他們再添個像妻子一樣的小女兒,那還真是好福氣。

這邊幾個小的,嘰嘰喳喳的。旁邊大阿哥他們,也看著這邊的熱鬧。闌大阿哥跟四阿哥讚道:“當阿瑪了就是不一樣,看著像大人了。”四阿哥點頭道:“比小時候有耐心,長進了不少。”要不是對弟弟們好,小的們也不會都圍著他。

除了這四個,旁邊還坐著笑眯眯的十阿哥跟沒吭聲的十二阿哥。萬萬沒想到,早年人嫌狗憎的九阿哥,現在居然成了人緣最好的皇子。

三阿哥則四下裡看了看,道:“十六阿哥都來了,那皇孫們怎麼不來?”屋子裡一下安靜了。

闌大家都望向三阿哥。三阿哥被看的不自在,道:“不是都在園子裡讀書麼?也方便呢!”說著,他望向大阿哥。

大阿哥移開眼,並不接話。三阿哥又望向五阿哥。五阿哥道:“往年的規矩,也沒算皇孫呢!”皇孫是否賀壽,自然也要依例。

闌依的是毓慶宮的例。誰叫毓慶宮的皇孫年紀大呢……可是毓慶宮的皇孫是庶皇子,皇父給太子妃體面,沒有傳見過。

沒有皇孫賀壽的先例,大家自然也不會沒事找事。五、六歲的孩子,規矩都沒有學齊全,陛見未必是好事。

要是不小心錯了規矩,讓皇父不喜了,那也叫人難受。三阿哥看了五阿哥一眼,不說話了。

闌他覺得老五有私心了。五福晉有身孕了,老五不愛抬舉庶長子了。要不然的話,凡事不出頭,那不是白入宮讀書一回?

少一時,外頭有了動靜。康熙穿著吉服、戴著吉服冠,從南邊步行過來,身後跟著一串太監跟侍衛。

諸皇子就都起身了,出了值房,在外依次候著。康熙近前,放緩了腳步,看著十來個兒子。

闌除了太子與十七、十八阿哥兩個沒有入上書房的小阿哥,其他的皇子都在這了。

十五阿哥與十六阿哥還帶了稚嫩,剩下的皇子,就連十三阿哥與十四阿哥,都跟他們的哥哥們身量相彷,看著像是大小夥子了。

十二阿哥以上,成丁的皇子十人,大婚的皇子九人。除了八阿哥與十阿哥之外,其他皇子府都有了皇孫、皇孫女。

第一波皇孫,也都開蒙了。康熙心中滋味兒莫名。這會兒功夫,太子姍姍來遲,也坐了肩輦到了。

闌諸皇子少不得又見過太子。康熙對兒子們點點頭,進了清溪書屋。少一時,梁九功出來傳話,道:“太子爺,郡王爺,諸位爺,皇上傳了……”眾人這才魚貫進入。

康熙在炕上盤腿坐著,看著大家面帶溫煦。太子為首,眾皇子站了兩排,齊齊跪了,齊聲道:“兒臣祝汗阿瑪壽比南山、福如東海……”年年都是同樣的賀壽詞,康熙今年卻覺得刺耳了。

“起喀……”他面上不顯,抬了胳膊道。接下來,就是皇子們敬獻壽禮了。

從太子爺開始。魏珠拿了禮單,在旁念道:“珊瑚一座、青金孔雀石一座、奇楠香山一座,白玉山子一座、治水圖一卷、山陰圖一卷、唐寅字畫一卷、戴晉山水圖兩卷、金鼎一尊、金壽星一座、金爐一座、金盤一座、金壺一對、金茶桶一對、金盃一對、金鞍兩座……”總共是十六樣壽禮。

隨著魏珠念著,有小太監抬了壽禮進來,依次給御前看過。闌康熙的視線在奇楠香山上看過,這個與前頭四尺高的珊瑚,三尺高的孔雀石山相比,要小了一圈。

可是價格並不比那兩個少……毓慶宮銀子有數,可是奇珍異寶不缺,內庫富裕。

不單單有康熙早年賞賜的,還有這些年地方巡撫總督的敬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