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了想,道:“再加一道面!用鴨湯酸蘿蔔做底,不用掛麵,直接用鮮面,不用切太細,有嚼頭才好……”

民間有句話叫,“上車餃子下車面”。

聖駕到了海淀,跟回宮差不多,也是到家了。

董殿邦遲疑道:“九爺,那這膳桌就出單數了……”

九阿哥道:“今天不是沒餑餑,那就加一盤餑餑……”

說到這裡,他想起了舒舒提及的玉米,道:“做紅豆窩頭,用小米麵跟玉米麵兩摻的。”

董殿邦應了,下去傳話去了。

雖說這個做法還是頭一次聽說,可是有九阿哥做主,他們下頭的人聽吩咐就是了。

二所的選單層出不窮。

錯不了。

安排完接風御膳,也不過將將己初。

九阿哥跟十阿哥就在園子裡熘達。

小的時候即便在前頭讀書,也沒有轉全過。

有些宮卷居住之處,是他們這些阿哥的禁地。

如今園子空蕩蕩的,倒是沒有那麼多避諱了。

深秋時節,前湖也好,後湖也好,水面的荷花都已經凋零。

只剩下破敗的荷葉。

九阿哥見了,不由可惜道:“之前只想著魚,倒是忘了荷葉,這個好好曬乾留下來,也可以用來做荷葉飯、荷葉雞,可惜了……”

十阿哥聽了,道:“荷葉乾枯不能用了,下頭的藕應該還好好的。”

九阿哥道:“說的也是,這個東西就算留種,也該清理出一部分吧……”

說罷,他就吩咐何玉柱去喊園子裡當值的郎中過來,問道:“往年是怎麼挖藕的?”

那郎中躬身道:“九爺,這荷花是要看景的,不挖藕,要不來年荷花稀了難看!”

九阿哥聽了,皺眉道:“不用心,一顆荷花下頭要長好些藕,不間出來,一年一年的,哪裡有那麼多地方生髮,大多數直接爛在湖裡了……”

宮裡也有荷花缸的。

每次秋冬荷花敗了,騰缸的時候,就能看的真切,底下密密麻麻會擠半缸藕。

藕也是荷花的種子一樣。

九阿哥就道:“今日就算了,聖駕回駐,不用折騰;明天開始,放水間藕,間出五成來,直接送園膳房。”

也不用想辦法做藕粉,直接儲存得當,當菜藕就行。

那郎中躬身應了。

這時刮起來一陣秋風,捲起旁邊的幾片葉子。

九阿哥就道:“叫人幹活,不用太催著,早晚涼了別下水,白日裡幹活就好,再叫膳房預備些薑湯備著,汗阿瑪素來仁慈,你們使喚人,也不許糟踐了!”

那郎中忙道:“奴才不敢,奴才記下了。”

九阿哥點點頭,這才打發人退下,跟十阿哥往暢春園正門去了。

他小聲跟十阿哥道:“這世上的事情都有因果,盼著善因結善果吧!”

十阿哥看著九阿哥,簡直是詫異,道:“九哥您真心信佛了?”

雖說時下崇佛通道都是尋常事,可是十阿哥還是覺得怪怪的。

他自己是不信神佛的,也看不出自家哥哥有信神佛的意思。

九阿哥翻了個白眼道:“跟佛有什麼干係?爺這是信你九嫂,你九嫂是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