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阿哥這樣的京城人家(第一更求月票)(第1/4頁)
章節報錯
張廷瓚沉默了一會兒道:“四妹生在京城,長在京城,廷玉他們也是前程有望…”
張英望向長子,不由皺眉道:“桐城幾家老親,已經來信打聽婉儀之事
婉儀就是他嫡幼女,張廷瓚胞妹,今年十三歲,到了擇婿的年紀。
張廷瓚道:“三妹夫自幼也以才子聞名,現在如何呢?十幾年不第,三妹辛苦,竟要變賣嫁產,繡花織布,才能維持生計。”
即便運氣好些,早日供出夫婿又如何?
桐城民風保守,禮教森嚴,要求女子賢良。
“四妹天真爛漫,習慣京城生活,怕是不習慣老家舊俗
張廷瓚接著說道。
老家那邊的舊俗,即便是官家小姐出嫁,也要洗手羹湯,侍奉翁姑。
還有就是多是書香大族,最重規矩體面。
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旁人家的婦人。
這也是為什麼張家曉得出嫁女過的艱難,也不能用心貼補。
兩家都是世姻,如今一起一落。
越是如此,行事就越要小心,否則傷了情分不說,還會壞了名聲。
張英年過花甲,也有舔犢之情,對於幼子幼女還是不同的。
整個大清治下,京城的風氣不是最開放的,可是京城的女子的確是過的最愜意的o
他望向張廷瓚道:“你在九皇子府當差半年,怎麼之前沒想到這個,現在想到這個?”
張廷瓚道:“早先關於八旗女子生活肆意,兒子只聽同僚私下裡譏諷過,不曾親眼目睹,如今在九皇子府半年,也算長了見識。”
九福晉就是典型的八旗貴女,出身勳貴,得嫁皇家,要是換了漢人千金,如此定要戰戰兢兢,賢良淑德。
九福晉卻從沒有過。
皇家也沒有就此挑剔的意思。
還有平郡王府的官司,揭開平郡王府祖上幾輩故事,也讓他開了眼界。
一輩輩的女子,都夠烈性的。
還有隔壁的八貝勒府,八福晉現在雖靜養不出,可是關於八福晉前兩年的跋扈事蹟也眾所周知。
漢人講究男尊女卑。
女子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八旗卻不是這樣。
夫妻更匹敵一些。
也重外家、姻親,孃家也能說上話。
八旗還敬老,老祖母當家的人家大有人在。
“廷玉不必說,就是下頭幾倜小的,讀書資質也不差,往後正好可以給四妹做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