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鼎甲危險(第一更求月票)(第1/4頁)
章節報錯
張廷瓚臉色也不好看。
福松都能想到對方醉翁之意不在酒,張廷瓚自然也能想到。
要是真奔著大臣子弟應試的,那他弟弟張廷玉的前程就有些危險。
不是擔心考中考不中的問題,而是擔心不能三鼎甲。
他弟弟張廷玉是康熙十一年生人,康熙三十五年舉人,本該參加三十六年會試,可是因為三十六年他父親被指了會試主考,就只能避考。
只等著這一科會試。
論起學問來,他弟弟比他資質還強幾分,本當一甲有望。
他父親張英當年是二甲第四名,到了他自己是二甲第二名,闔家都盼著弟弟博個三鼎甲。
萬萬沒想到,平生波瀾。
他看著九阿哥道:“九爺不宜插手此事。”
否則牽扯進去一個皇子,對方就更理直氣壯地煽動士子,徹查科舉“不公”了。
京城都是當官的,兩個翰林官不算什麼,可要是有靠山的翰林官膽子就大了。
科舉舞弊好像也順理成章。
至於顧忌?
被推到臺前的都是棄子,不會有什麼顧忌的,只會唯恐天下不亂。
況且這些年皇上“以漢制漢”,推行儒教,朝廷就此事還真不能只堵不疏。
到那倜時候,就算事情本與九阿哥不相干,可是為了平息物議,皇上說不得都要申飭九阿哥。
九阿哥面色不善地看著那禮部主事。
那禮部主事身子躬著,打了千兒道:“奴才禮部主事赫申見過九爺,請九爺安…”
是個滿主事。
九阿哥挑眉道:“都堵爺門了,還安什麼?哼!問吧,爺好好聽聽,你們到底要問什麼?”
那主事額頭汗津津的,道:“是,我們中堂大人打發讓奴才問福松阿哥,下場之前,是否認識順天府鄉試主考官李蟠、副主考姜宸英,是否有私交?”
禮部滿尚書佛倫、漢尚書張英,都是去年入閣的大學士。
大學士又被稱為“中堂”
沒有帶名字,那指的就是掌印的佛倫。
福松小臉嚴肅,道:“不認識,沒有私交,頭一次正式相見,還是在龍虎榜後。"
這兩位主考品級不高,名頭卻不小。
李蟠是康熙三十六年的狀元,姜宸英是同科探花。
兩人被合稱為“小李老薑”
李蟠還罷了,狀元三年一個,說少也少,可在擱在翰林院不算什麼。
姜宸英的名頭反而更大些。
因為姜宸英是江南士林才子,曾與另外兩名士林才子參加《明史》編撰,開創66布衣修史”的先河,合稱為“江南三布衣”,客居京城二十多年,往來都是權貴,還曾是納蘭容若的忘年交。
這也是為什麼鄉試榜單發酵,引發物議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