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挺喜歡這個面的,可軟可硬的,也比較好克化,只是他口味清淡,不愛肉醬的渾濁,更喜歡只放乾菜包的,也比較好吃,比較清爽一些。

十三阿哥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肚子裡像是有涸黑洞,早就餓了,見是自己喜歡吃的,眉眼帶了歡喜。

九哥、九嫂那邊已經琢磨出好幾種味道的醬料,有紅燒牛肉、香辣牛肉、滷肉醬蘑菇醬、酸菜肉絲幾種口味。

十三阿哥都喜歡,不挑食。

康熙見幾個臣子拘謹,示意大家端了碗筷。

吃了一口熱湯,他露出愜意來。

自打去年御膳房收錄了這道面,他出巡的時候就常叫預備下,很是方便。

同樣的道理,將面換成煮好曬乾的米,也能在行營做出快粥。

調配好的醬料裡有油有鹽,味道真不錯。

因為吃麵,康熙想起了九阿哥,也想起初二那天在九皇子府看到的暖房。

等到用了晚點,大臣們也退下去,他就留下了四阿哥,道:“想過明年開春怎麼試種了麼?”

四阿哥想了想,道:“九阿哥之前想的分散試種的想法不錯,只是兒子想著,不好都在京畿之地,可以在口外牧場與盛京皇莊分別試種”

康熙若有所思,似透過帳篷看著外頭似的,道:“似霸州這種多灘塗河道的,也可以叫人試種,若是功成,百姓也多一裹腹之物。”

因為永定河氾濫的緣故,河道兩側良田少,多少零零散散的淤地。

不是澇,就是旱,並不適合種正經糧食。

四阿哥記下,帶了羞愧,道:“是兒子思慮不周。”

康熙看著他道:“自古以來,北方種穀,南方種稻,想要推廣新糧種,不是一年兩年能功成之事,以不侵佔良田為先,否則若有不足,百姓不安。”

四阿哥認真聽了,也曉得這涉及民生,不是紙上談兵之事,鄭重道:“兒子領命,前兩年只會在各地皇莊試種,等到試種過後,也會遵汗阿瑪之命,徐徐推廣,不侵,良田……”

康熙點頭,比較滿意。

這個兒子少年時性子有些急躁,可近些年也穩重許多,處理事情也仔細。

他倒是明白為什麼初二那天四阿哥在眾目睽睽之下直接插手新糧種試種之事,九阿哥實不是讓人放心的。

他跟四阿哥道:“幸好有你,要不然老九玩心重,也沒有長性,平日裡想一出是一出,指不定什麼時候沒了興致就撇在腦後。”

四阿哥說了句公道話,道:“九阿哥有仁心,能想起這個,已經是難得,不會輕。”

康熙想起那日的“大集”,輕哼道:“什麼時候能規規矩矩的,朕也就不操心了。”

十七歲的人了,能跟三、四歲的侄子們玩到一塊去,也就是這點出息了。

四阿哥只道:“有能力了,才愛折騰,不過也是因為曉得汗阿瑪慈愛,有您在後頭兜底,才敢撲騰的這麼厲害。”

可是百十萬兩銀子,畢竟不是小數,四阿哥這幾日也擔心來著。

別看九阿哥現下信誓旦旦的,可是這世上哪能有保準的事呢。

萬一有個閃失,那就是個大窟窿。

這次假的虧空,有他們這些兄弟幫襯;可是真要出了真的虧空,他們兄弟的銀子也幹了,還去哪裡扣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