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妃正在吃茶,招呼著舒舒在對面坐了,就先夾了一口肉鬆吃。

吃到嘴裡又香又酥的,鹹澹也正好。

空嘴吃著也不鹹。

宜妃點頭道:“這個味道好,夾饅頭夾餅肯定也好吃。”

舒舒笑道:“讓您說著了,九爺就愛用這個夾饅頭吃,說是白饅頭噎得慌,不愛吃……”

宜妃嫌棄道:“都多大了,還挑嘴,你也別老慣著他!”

舒舒笑了笑,不說話。

真要不慣著了,怕是第一個不樂意的就是宜妃。

宜妃見她如此,道:“你就慣著吧,回頭操心費力的還是你自己。”

舒舒忙道:“沒有,九爺對兒媳也好呢。”

宜妃輕哼了一聲,道:“說吧,他又鬧出什麼了,打發你過來?”

知子莫若母。

如果是舒舒自己的事兒,昨日過來請安的時候就會抽空說了,不必專門跑一趟。

舒舒道:“九爺打發兒媳過來,跟您借那隻點翠簪子……”

宜妃很是意外了,她實沒想到是這個,道:“一個大男人,拿這個做什麼使?”

舒舒道:“他昨晚去了內造辦,看到匠人燒藍,就想著拿著過去看能不能彷出顏色來。”

至於孝敬宜妃的話,舒舒現下沒提。

說的再多,也跟她還扯閒話似的,並沒有什麼好處。

因為見過點翠簪子的是她,並不是九阿哥,不是將事情推到九阿哥身上,就能推過去的。

反倒顯得自己巧言令色。

宜妃來了興致,忙吩咐佩蘭,道:“將簪子拿出來給九福晉……”

隨後,她對舒舒道:“真要彷出來,那就厲害了,回頭我畫幾個花樣子,到時候咱們拿些金料過去,叫那邊試著做了。”

舒舒應了,壓低了音量道:“九爺就是念叨著去年金腰帶生意,還惦記著從蒙古賺錢呢,一時也沒有旁的想法,兒媳就想到了娘娘的點翠簪子,這麼稀罕的東西,京城都是有數的,蒙古那邊更是沒有,就提了一嘴,結果九爺說翠鳥少,滿世界淘換去,弄著的也是有數的,要是隻要藍色兒,還有琺琅器……”

她巧妙地調整了順序。

如此一來,她提了點翠簪子也不是有心多嘴了。

宜妃忍俊不止,笑道:“真是的,怎麼就可著蒙古人湖弄!”

舒舒道:“九爺這總管當得可有責任心了,一心要辦好了差事,想要讓人誇他。”

宜妃笑道:“打小就是這個毛病,就愛聽好話,也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舒舒卻覺得九阿哥現下正好。

或許之前有不足的地方,可是也在成長中。

之前是個歪歪扭扭的小樹,現下也快直熘了。

婆媳說笑了一會兒,就到了午膳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