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不在京城的時候,打發富察側福晉入宮請安。

如果惠妃沒有說話,那預設了這個成例。

如果惠妃有所訓戒,那也是富察側福晉自己規矩不足。

這樣一來,責任都在富察側福晉身上,倒是與他絲毫不相干。

這男人算計起來,還真沒有女人什麼事了。

妯裡對視一眼,都是心中有數,不過事不關己,也不用點破此事。

五福晉小聲道:“指給五爺,也是我的福氣……”

否則指給了八阿哥這樣的,整日裡使心眼子都使不過來,叫人怪累的。

舒舒點頭。

還有一半的好處,是宜妃這個婆婆省心。

富察側福晉這一入宮,上面是兩個婆婆,還有的磨。

少一時,妯裡倆到了翊坤宮,佩蘭迎了兩人進去。

宜妃正坐在妝鏡前梳妝,見兩個兒媳婦進來,回頭笑道:“瞧瞧我這妝扮怎麼樣?”

她穿著粉藍色的旗裝,鈿子頭上插著一支點翠髮簪,旁邊配著幾個粉色碧璽鑲的寶石團花,看著並不老氣,還添了幾分俏皮。

粉藍色的旗裝上,也壓著碧璽的十八子。

再無其他裝飾,卻並不顯示簡薄。

五福晉的視線在點翠髮簪上定了定,讚道:“單獨看著古樸,這樣搭配起來鮮亮不少。”

舒舒也道:“這顏色看著也好,不像旁人多是白玉、青玉的。”

現下的規矩,夏天不戴金首飾,要換成玉石首飾。

如今的玉石還是以南陽玉、和田玉為主,顏色比較單調。

宜妃美滋滋道:“我想起來這樣搭的,配衣裳更好些。”

舒舒則想起了烤藍首飾。

回頭可以跟九阿哥說一聲,讓內造辦試著燒製了。

上行下效。

要是宮裡先流行起烤藍飾品來,那外頭也不會一味追求點翠首飾。

婆媳閒話幾句,時間差不多了,就從翊坤宮出來。

現在出了伏,早晚涼爽,宜妃就沒有叫輦車,帶了兩個兒媳婦與陳貴人步行前往寧壽宮。

正月裡,宮裡幾位有子的庶妃正式封了貴人,其中就有七阿哥之母戴佳貴人、十二阿哥之母萬琉哈貴人、十五阿哥與十六阿哥之母王貴人、十七阿哥之母陳貴人。

宮裡的規矩,“子以母貴”之外,還有“母以子貴”。

這幾位貴人,就是“母以子貴”。

早在正式冊封前,她們的日常供給就是比照著貴人待遇,可是依舊是庶妃,沒有資格去寧壽宮請安。

封了貴人,就不一樣了,可以隨著各宮主位往寧壽宮請安了。

寧壽宮裡,宮妃已經到的差不多。

四妃位置,除了惠妃的位置空著,榮妃的位置也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