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阿哥輕咳了一聲,道:“左右兒子也閒著,要不兒子接了九阿哥的差事,讓九阿哥好好歇歇?”

康熙挑眉道:“朕還以為你放得下哥哥的架子,是要給九阿哥打下手,原來不是……”

三阿哥道:“這不是老九身體虛麼,這整日裡點卯也辛苦,要不讓他掛個虛職得了,費辛苦的地方,還是交給兒子,誰叫兒子排在前頭,是哥哥呢!”

他振振有詞,理直氣壯。

康熙神色不變,道:“那你跟朕說說,到了內務府,你能做什麼?”

三阿哥立時道:“兒子什麼都能做,但凡有事情,您吩咐就是……”

康熙道:“你就沒有自己的想法?既是想要接手內務府,那總要有個章程吧?”

三阿哥之前還真尋思過,就是想得多些,不成體系罷了。

到了眼前,他卻不能露出沒有規劃來,硬著頭皮道:“內務府的差事,不外乎兩件事,開源跟節流……世祖皇帝曾下旨,八旗不許與民人爭利,所以這‘開源’之事還需仔細規劃,否則與皇家名聲有礙,倒是‘節流’,兒子有幾條拙見……”

康熙的眼中帶著幾分失望來。

去年北巡的時候有三阿哥,內務府的藥丸生意就是那個時候開始的。

今年南巡的時候還是有三阿哥,在江寧的時候九阿哥常跟曹寅在一處,還去了新的羊絨織場,三阿哥卻絲毫沒有聽聞。

還有曹寅舉薦了侄兒曹順給九阿哥,九阿哥直接打發人去杭州了,也沒有怎麼瞞著人。

三阿哥已經說起了“拙見”,道:“夏日裡的冰跟西瓜,是個拋費,很不必面面俱到;冬日裡的炭也是,兆祥所小阿哥、小格格名下的炭火供給,就有身邊屬人的,而後身邊嬤嬤等人還要再領一份……”

“還有侍衛處的伙食,都是早年特例,這些年只增加,不曾減少,比照著宮裡的阿哥、格格也不差什麼,實是優容太過,牛肉本就金貴,這項可以抹了……”

“暢春園這邊每年下的魚苗不少,可以撈魚供應園膳房,又是少一些採購銀子……”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道:“坤寧宮祭祀,每日要活豬兩口,多是從外頭採購,可以讓下頭皇莊多養些豬,將這項採購給免了……”

康熙越聽,臉色越黑。

這是什麼節流?

從小阿哥、小格格的日常供給裡節儉?

還有侍衛供應牛肉,那是特例,是因為他們忌吃豬肉。

這至於暢春園的魚……

就不用他盯著了!

還有豬……

同樣是看到坤寧宮祭祀,九阿哥是叫人試著養豬,看看能不能大規模飼養,三阿哥這裡還是紙上談兵的多。

不比不知道,一比九阿哥居然還做的不錯。

康熙輕哼了一聲。

三阿哥住了話音,看向康熙,小心翼翼的打量他的臉色。

見他如此,康熙臉色更黑了,道:“瞧出什麼了?”

這是從宮外養的壞毛病,愛看人臉色,還看不明白。

三阿哥惴惴,道:“兒子都是拙見,有不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