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猶豫了一下,又合上了冊子。

*

短折不成曰殤,未家短折曰殤。

生未三月不為殤,七歲以下為無服之殤,八歲至十一歲為下殤,十二到十五為中殤,十六至十九歲為上殤。

莫爾暉十六歲,為上殤。

郭絡羅家也要置辦喪事。

只是因為是殤亡,比照著正常喪事就要從簡。

外加上他是橫死,不能在家裡治喪,只能在寺廟裡停靈。

反正就是幾日的功夫,等到舒舒再次聽到郭絡羅家的訊息,已經是莫爾暉的營葬之爭。

按照規矩,殤者不能入祖墳。

可是莫爾暉的年歲,不是幼殤。

“固山格格退了國公府的親事,又聘了個去年病故的女孩給兒子冥婚,這樣也就不算殤了……”

九阿哥說著外頭的八卦,跟舒舒唏噓道:“好像還逼著八福晉的二哥立誓,往後生的第一子過繼在莫爾暉名下,供奉莫爾暉的香火……這老太太真是的,兒子都沒了還操心這麼遠”

舒舒卻是對那位堂姑姥姥印象深刻,是個有城府的人,並不是無理取鬧的老太太。

她想了想,道:“提這個條件,應該也是安那兩個侄子的心……”

雖說莫爾暉之死,陰錯陽差,並不是人為,可是畢竟橫在中間,往後相處就要有跟刺兒。

這開了條件出來,也是退了一步,給彼此了臺階。

八旗老少爺們都等著看熱鬧,沒想到會是這樣結局。

官司不了了之。

好像是“雷聲大、雨點小”。

可又出了人命,這事情還真不算小了。

就有人盯著董鄂家這邊,想著也別跟那頭學,到時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沒有意思了。

估摸著也是怕了,福漢、福海兄弟沒等到彭春出殯,就去步軍都統衙門投案自首認下了誣告之事。

只是兄弟倆這回不互相攀咬對方是主謀,而是一致咬定了錫柱是主謀。

錫柱先是露了身上的傷,口稱嫡母叔父不慈,而後又稱不求其他,只求能保住名下產業。

福漢兄弟一半出於俠義,一半是生了貪念,才有了後頭的控訴。

等到傳喚錫柱,錫柱又否定此事。

偏生雙方都沒有證據,可以自證。

反正就是一團亂。

*

紫禁城,二所。

舒舒遇到了難題,正拿著家裡的人情冊子翻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