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嫂幾個各有疑惑。

等到惠妃跟兩位太妃回去,幾人就眼巴巴的看著太后。

這幾人心裡都好奇著,想要知道婆媳吵架的原由,也想要知道怎麼就跟舒舒扯上關係。

太后將其中難聽的隱下,說了十四阿哥點菜之事。

姑嫂幾個,實沒想到會是這個緣故。

為了兩封銀子,婆媳倆鬧的這麼難看?

榮妃可是妃主,除了太后娘娘,沒有誰的身份比她更高了,居然為了銀錢跟兒媳婦嘰歪,眼皮子也太淺了。

九格格好奇道:“聽說三嫂向來手鬆,那是多大的銀封?”

太后搖頭道:“誰曉得這個,賞了就賞了,三福晉這事不算錯,銀子花出去,十四阿哥再挑剔就去挑剔膳房,花錢買省心,不虧。”

舒舒這邊,還真是曉得此事。

因為小棠去了幾次膳房,聽了一嘴。

是二十兩銀子的銀封,兩封銀子就是四十兩。

不顯眼,可也不算少了。

舒舒這邊今日讓小棠拿的荷包,就是兩個五兩的。

她覺得沒趣起來。

往後自己還是少做些。

可是這婆媳也討厭,她們怎麼撕巴是她們的家務事,把自己攪合在裡頭做什麼?

十四阿哥再打發人討吃的,她也有話說了。

堅決不給,不惹這麻煩。

她想起一件事,立時吩咐小松道:“去行在膳房那邊傳話,今晚加菜沒有鍾粹宮娘娘那船的!”

小松立時去了。

大家都望向舒舒。

舒舒跟太后解釋道:“方才想到的菜譜,因著皇祖母發話,孫媳婦也往膳房放了賞,讓各處都送些,現下孫媳婦不樂意了!”

人哪裡能處處討好呢?

對自己不友善的,那就滾邊去。

人就容易犯這個毛病,疏忽慢待對自己好的人,討好對自己不好的人。

自己又不是賤脾氣,不犯那個毛病。

太后大規矩上沒錯,小事情上比較隨心,點頭道:“不樂意就不送,她們想吃讓她們自己點菜!”

五福晉與九格格沒說什麼。

她們肯定是偏著舒舒的。

也沒有勸她顧全大局的意思。

哪有那麼多大局?

外頭要講究“家和萬事興”,皇家可不講究那個。

皇家講究,你不招我,我也不招你,各自安好。

真要招了,也別慫了,否則是包子就別埋怨被欺負。

於是,到了酉正,用晚點的時候,除了榮妃船上的幾位主子,其他人就見識了一道名菜“東坡肉”。

御前與太后處,還多了一道酸辣水煮肉片。

康熙這幾日都在路上奔波,雖說大部分在船上,可還有不少時候在巡看堤壩,每日裡走二、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