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讓小棠整理了一個食譜,都是餑餑與各種小零食的做法。

“有幾樣好克化,孩子也能吃;有幾樣酸甜口,是消食的……”

慶喜鄭重接了,小聲道:“勞您想著,奴才也愁呢,這些日子大格格與二格格都瘦了一圈,茶飯不思的,每次勸了,也吃不下幾口……”

幾個小的,還是天真爛漫,渾不知愁年歲。

大格格與二格格卻是半大孩子,喪母之痛,需要時間才能平復,難免抑鬱。

舒舒叫小棠準備的食譜,上面也是幾樣清淡的點心與幾種酸甜的小吃。

就是能刺激下食慾的。

今日來祭奠的人多,大格格陪著說了幾句話就又去了靈堂。

跟“燒七”時一樣,七福晉與八福晉都沒來。

東宮則來了太子的乳母。

皇子福晉這裡,來的是舒舒、三福晉、四福晉、五福晉。

舒舒就提起年禮之事,道:“嫂子們是怎麼預備的?宗親、孃家、姻親這裡,大概是什麼例?”

三福晉聽了,臉色有些僵,笑得有些勉強,道:“我這幾年不是生孩子就是養孩子,顧不上這個,都是我們爺身邊的老總管負責這些瑣碎事務……”

舒舒幾人神色不變,實際上眼神都帶了驚詫。

這人情走禮,可不單單是人情走禮,還代表家中的財政大權。

三福晉是康熙三十一年秀女,隨後指婚,當年嫁給三阿哥,已經當了小七年的皇子福晉,居然還沒有管帳。

這在宮裡時,多少雙眼睛看著,沒有人敢放肆。

可是開府出來,這樣沒有實權的主母,下人怎麼忠心?

怪不得田格格敢那樣猖獗……

舒舒倒不好再說這個,岔開話道:“之前在宮裡,過年的時候,嫂子們什麼時候歸省?”

三福晉提起這個,帶了得意道:“在開印之前,避開初一十五宮宴的時候都行,不過咱們今年帶了孝,正月裡怕是不行……”

四福晉道:“頭一年是要回的,跟長輩報備了就好,次年開始就沒有定數,可回可不回……”

就像她的孃家,兄嫂都客氣生疏。

回去了還要敘君臣之禮,彼此都不自在。

三福晉不贊同,看著四福晉道:“滿洲姑奶奶金貴呢,你也別太好性了,多回去兩趟,將姑奶奶的譜擺出來,誰還敢扎刺不成?”

四福晉淡笑道:“遠了大家都自在,何必湊到一起傻坐著!”

三福晉曉得烏拉那拉家的官司,只看著舒舒道:“你別可跟你四嫂學,賢惠過了,回趟孃家那麼費勁,這親人也是越走動越親近,越不走動越疏離……”

舒舒不好說什麼。

實際上她是贊同四福晉這樣的做法的。

省了多少麻煩。

三福晉說的也不算錯,可那是針對公府那樣的孃家。

親阿瑪當家,那才是孃家。

四福晉這種,異母兄嫂當家的,就是掛著個孃家的名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