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是二所得了兩筐橘子,怕是嬪妃們心裡就不會舒坦。

舒舒點頭道:“年前就一回了。”

東西賜了這麼些下來,二所也要知趣些,送些年菜敬過去。

接下來的兩天,二所膳房就是加緊了預備年菜。

六個灶,幾乎都不閒著,從早到晚。

九阿哥不用去內務府了,夫妻倆都閒下來。

兩人就結伴去了趟景陽宮,還回了《新唐書》,又借了一套《資治通鑑》回來。

《新唐書》六十六冊,六月底大婚後借的,陸陸續續的,現在才看完。

九阿哥是將這個當成話本子看了,最喜歡的就是英國公李勣。

因為他有開疆擴土之功,且鮮有敗績。

哪個少年心中,沒有個大將軍夢?

換了《資治通鑑》後,他沒有從頭看,而是從唐紀開始看,從裡面找關於英國公的事蹟。

舒舒則是從頭看起。

《資治通鑑》的開篇,是“三家分晉”,是春秋與戰國的分界。

這一段歷史不像秦漢隋唐元明清這種大統一史,讓後世民眾耳熟能詳。

挺新奇的。

就是文字晦澀了些,資訊量太足。

舒舒看了兩頁,腦子裡就有些亂,眼睛也花了,就撂下了。

她有些懷念外頭的話本子。

現下話本子雖然還不是白話,可是差不多就是《紅樓夢》那種風格,閱讀感好多了,簡單易讀的,腦子也不卡頓。

這樣每天就是吃飯看書的日子是不是太悠閒了?

好像沒有什麼意義。

就算小榆寫著胭脂鋪子的計劃書,外頭的生意明年也會陸續鋪陳開來,可是舒舒好像還是混沌度日似的。

舒舒抬頭,看見了書桌上放著的鎏金小立鍾。

鐘面不過小兒拳頭大小,看著十分精巧,後面還嵌了巨龍環繞金色太陽的圖案。

就是這龍的形狀明顯是西方樣式,看著像個長了翅膀的蜥蜴。

這個不是內造的,是法蘭西產的,是九阿哥十歲生日上賜的。

外邊的世界,已經是工業化程序。

大清還是農耕,沒有解決溫飽。

舒舒看著這個,想起一本童書故事,是上輩子一個老師推薦過的,叫《門牙阿上小傳》。

整個故事充滿了童趣,就是從門牙阿上的視角,講述了它艱難與溫暖的一生。

自己不好寫別的,露了思想在裡頭,都是禍根。

那是不是也可以寫本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