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故人(第三更)(第1/4頁)
章節報錯
乾清宮,西暖閣。
看著底下跪著之人,康熙面上也多了欣喜,親自扶了人起來。
是江寧織造曹寅到了。
他穿著孔雀補服,年過不惑,看著只有三十來許年紀,帶了斯文儒雅。
曹寅身上除了五品江寧織造,還掛著正三品的通政使,對江南官場有監察之責,還有密摺之權,才穿的是三品文官補服。
“嬤嬤身子可還好?”
康熙問道。
這問的是曹寅嫡母孫氏,是康熙幼年的保母。
康熙出生後,宮中天花肆虐。
為了避痘,他養在宮外,由四位乳母、四位保姆照顧。
一直到八歲,出痘後,他才回到宮中。
曹寅這個保母家的小弟弟,算是康熙看著長大的,也是打小的交情。
曹寅因這個緣故,早年也常出入內廷,孩童時為伴讀,十六成丁補了侍衛。
一直到康熙二十九年,曹寅外放蘇州織造,主僕兩人才分開,後曹寅又任江寧織造至今。
曹寅道:“母親康泰,耳不聾、眼不花,最愛吃山核桃,時常唸叨主子,要不是奴才這次回來是冬天,都要跟著一起回來給主子請安!”
康熙點頭道:“如此便好,自嬤嬤隨你出京,小十年了。”
說了兩句閒話,康熙就問起江南之事。
十月初,兩江總督範承勳丁母憂,回旗守制,刑部尚書張鵬翮任江南江西總督。
兩江總督府就在江寧,不過康熙問的不是新總督之事。
因為算著時間,張鵬翮沒到江寧,曹寅就啟程北上。
康熙最關心的是米價,這兩年江南水患,不少地方絕收,今年上半年米價是前些年的兩倍。
朝廷放了不少官糧下去,都於事無補。
康熙最為憂心的就是此事。
曹寅躬身回道:“夏糧收前,米價最貴,大米一石七百三十文,折銀九錢;夏糧下來,降到一石六百四十文;秋糧下來後,依舊不豐,只降到五百六十文……”
相關糧價,早在密摺中見過一回,可是再聽一遍,康熙依舊是憂心。
要知道,在康熙三十年,江寧的米價每石四百四十文。
現下的糧價,依舊是比當年高三成。
為了糧食問題,朝廷已經再次下了“禁酒令”,禁止酒莊釀燒酒。
不過對於缺糧,也是杯水車薪。
“兩江官倉存米,還有幾成?”
康熙問道。
曹寅仔細想了想,道:“按照之前調撥賑濟出來的糧食計算,賬面上還有六成……”
康熙臉色凜若冰霜。
“倉裡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