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有個蒙古太后。

要進宮的皇子福晉,誰叫打聽過後,都會安排姑娘學蒙語。

七福晉陪嫁的家下女子中,就有個會蒙語的。

就是七福晉在語言學習上似乎沒有什麼天分,一直不開竅。

這回跟著隨扈,巡視蒙古,她只能臨時抱佛腳,再撿起來。

七福晉立時蔫了,帶了懊惱:“別說了,每天跟著學,到現在也將將學會三句……”

“哪三句?”

舒舒好奇道。

“八達一地……一樂一樂……說……”

七福晉掰著手指頭,舌頭硬得不行,吃牙咧嘴的憋出來。

舒舒無語了,還真是三句話的音。

八達一地,差不多是蒙語“吃飯了麼”的音。

一樂一樂,是蒙語“來、來”音。

說,蒙語是“坐”的音。

說完,七福晉試探著問道:“有這三句話,夠用了麼?”

舒舒沒有說話,而是望向五福晉。

五福晉的臉上有些放空,帶了幾分不可思議道:“弟妹不是從三年前開始學習蒙語?只學了這麼多?”

七福晉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鬢角:“早先也學了老些句,這不是日常用不上,早忘了麼……”

她們這些孫媳婦,入宮之前學習蒙語,不過是因為太后只說蒙語的緣故。

可實際上,太后並不怎麼與她們這些小輩打教導。

五日一請安,大家就是在寧壽宮走個過場。

孫媳婦中,太后多數時候只留太子妃說話。

五福晉眉頭輕蹙:“語調不對,另外還要學幾句敬語……”

她們皇子身份在這裡擺著,碰到的人,沒有人身份會比她們高。

那剩下的就是有親戚關係的尊長,需要客氣著,包括和碩端靜公主的婆婆與嫂子,太后的族人。

這一點蒙古習俗與滿洲習俗一樣,尊老敬老,怠慢了就顯得失禮。

七福晉面上帶了祈求:“好嫂子,一定要少幾個字……我這舌頭笨,一串兒的話,真是學不會……”

五福晉想了想,便道:“那便先學兩句,一句是您好,一句是客氣了……”

明明是十分簡單的短句,七福晉也認真的學著,可是嘴巴里出來的完全不同。

舒舒也見識了一把,什麼叫“不開竅”。

眼見著七福晉語調越來越偏,額頭汗津津的,目光都有些放空,神情呆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