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半應該會來了。

再拖下去,找藉口都不好找了。

舒舒所料不差。

八阿哥確實帶了八福晉入了皇城,遞了牌子請見。

幸運的是,康熙叫人留了牌子,傳話讓他們午初陛見。

不幸運的是,他們夫妻遇到了也要打算遞牌子的安郡王。

看到八福晉素淨妝扮,神色恭謹,再沒有之前的自信與驕傲,安郡王火得不行。

他們這一脈,可沒有坐視骨肉挨欺負的傳統。

聽說了八阿哥攜妻侯見的緣故,他立時打發人出宮叫去弟弟僖郡王與吳貝子。

不管兄弟之間關起門來如何,對外卻是統一立場。

尤其是對郭絡羅氏這個外甥女的問題上,

當時阿瑪去世前,曾與他們提及,要學正紅旗。

禮烈親王子孫齊心合力,幾個親王、郡王府互為犄角,就是皇上也不能輕動。

他們兄弟生得晚,沒有軍功,身上爵位都是恩封,變數太多,結親帝系,往後多個皇子互相扶持,就能將王府更好的傳遞下去。

如今,這算什麼?

皇子貴婿的力沒借上,自家這一門就接二連三的降爵丟爵。

同母四兄弟,原本是一個親王世子,兩個郡王,一個貝勒。

等到阿瑪去世,自己這個親王世子居然是降襲郡王。

老三的郡王,老四的貝勒,都降成了貝子。

今年三月裡,老三的貝子也奪了。

安郡王早憋了一肚子的氣。

如今這是什麼意思?

質疑安王府的教養?

皇上這要教訓的是八福晉,還是教訓撫養八福晉的安王府?

少一時,僖郡王與吳貝子都到了。

於是,等到上午處理完政務,輪值的大學士、尚書退下去,康熙想起了八阿哥夫婦時,就曉得了安郡王三兄弟遞摺子請見之事。

康熙的臉色,一下子就難看起來。

他拿著那個請見摺子,在署名的地方看了好幾眼。

兩個郡王,一個貝子!

一個襲封,兩個恩封,寸功未立。

如此隆恩,還嫌不足?!

這是因為他太寬和了?

不過康熙依舊是拿起毛筆,在摺子上寫了“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