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窗戶,是時下的規矩。

不是因為門窄不方便,窗子寬敞什麼的,而是因為門是給活人走的,不能走死人。

所以移靈時要走窗戶,不能走門。

之前的窗戶遮得嚴嚴實實的,用席子擋著光亮。

也是習俗,衣殮不許見日光。

之前屋子裡亮如白晝,沒有讓人感覺到絲毫不便,是點了幾組白蠟燭的緣故。

馬上就要移靈。

四福晉則進行最後一步,拿了一個帕子,開啟來。

裡面是一枚玉蟬。

這個玉器是一組,其他的在穿衣前都用了,這是最後一枚。

四福晉將它塞進大福晉口中,稱之為“含殮”。

怕孩子們哭鬧,大福晉的魂魄不安生,不肯跟著走。

四福晉就與慶喜連拉帶抱的,將幾個小的都帶到了西稍間避著。

大格格與二格格都沒有哭鬧,因為剛得了吩咐,曉得那樣對額涅不好。

就是眼淚止不住,無聲飲泣。

其他幾個小的,還是被哄得迷迷湖湖的,也安靜乖巧。

東稍間動手拆窗戶的人多。

頃刻的功夫,窗靈什麼的都卸掉了。

外頭清氣進來,屋子裡的濁氣出去。

移靈所需門板也在炕邊擺好了,上面覆蓋著金黃色褥子。

大阿哥不假人手,親自抱了大福晉起身,將她放在靈板上。

九阿哥已經打發人去前頭招呼了十阿哥過來。

就有大阿哥、四阿哥在屋裡,九阿哥與十阿哥在窗外接應,將靈板轉到外頭。

所經之處,芳香四溢,將之前的血腥味都蓋住了。

這是在衣殮的時候,用了內務府專供的浸過各色香料的丁香油塗抹了幾遍。

即便是穿著七層衣裳,也不能完全遮蓋住香料的味道。

眾人默默,隨著靈板一起來到前院。

前院是搭的喪棚,將整個院子都囊括在內。

靈棚正位,設了靈床,上面好幾層褥子,用的不是棉花,而是香料。

與之前的丁香油一樣,也都是內務府那邊預備的。

郡王福晉治喪,都有成例。

因此靈床上鋪設齊整,靈床前則是擺了三張供桌,上面是銀五供。

院子角落裡,是僧、道、番道場,滿耳朵的吟誦聲。

靈板轉到院子裡,院子裡的執事下人就都跪了。

大門口有剛進來“探喪”的宗親,見狀就開始嚎哭。

哭聲抑揚頓挫,卻是乾嚎,並不落淚。

這也就是“探喪”的規矩。

之前諸位皇子福晉與宗親福晉在前頭乾坐,進行不下去探喪的程式,就是因為沒有移靈的緣故,哭都沒地方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