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記錄的歷史(第1/3頁)
章節報錯
此前顧曜在與二皇子打交道時,從他嘴裡得知了“長樂寨與織女”的事,那時他以為長樂寨是伴月湖的前身。
之後才有了五尊凶神鬧長安,被純陽仙人打敗,擊入伴月湖。
最後,才是星羅湖大魔、老道、上代天師衝入此地。
但此處的典籍記載之中,對於長樂寨與織女的記載很詳細,甚至極其詳略的記載了那尊凶神的面貌—九頭牛身龍尾,御水吐火噴毒,身體半黑半白,五尊男孩頭,四尊女嬰頭,聲如嬰啼。
這尊凶神並不是他以為的饕餮,而是九嬰!
“九嬰是居水之凶神,理應被泰皇劍鎮壓,既然能遊動出擊,要麼是這件事發生在泰皇劍之前,要麼,就與小琥一樣,因為某些意外,逃離了水中。”
顧曜眼神微閃:“但後面關於織女的記載,更是神奇,這讓我更願意相信前者。”
織女是仙女,從仙界而來,這一點,不論是二皇子,還是眼前的記載,都沒有否認過這一點,但她是如何從仙界而來?
仙門大開,仙女下界?
還是將要飛昇的女仙放棄了飛昇,來此斬凶神?
手中竹簡給出的答桉是,織女自夢中來。
九嬰順江河而下,日啖百人,吸食嬰童,所過之處,毒瘴不散,寸草不生,沿途城十,化為死地,將至之處,百姓攜家帶口,四散而逃。。
但人又怎麼比的上凶神?
即便九嬰每日休息六個時辰,還有諸多憤滿道人挺身而戰,亦未能阻其絲毫,枉死者眾多。
直至一日,一部分逃到一處林中,竟然全部昏睡了過去,並做了同一個夢。
夢中有仙女從一座金光溢天的山峰之上飛出,披雲為衣,握風為劍,踏光而來。
等他們醒來時,這位仙女竟真的走到了他們面前,攔住了九嬰,並在鏖戰數日後斬殺凶神,將它的血放盡,肉燒灰,骨成泥。
仙女無名,落難人中也盡是白丁,只有偶然一個聽過織女傳說的,以織女之稱讚之,仙女受,自此才有了織女之說。
“之後便有了長樂寨。”
竹簡、獸皮上都有記錄,應是不同人記載,但世間經過卻是完全相同,並且都不約而同的省去了織女的後續之事。
但之後的伴月湖五凶神與純陽仙人之事,同樣有兩份記載,但態度卻大相庭徑。
一份痛罵純陽仙人,稱其是非不分,枉修道果。
另一份則是美詞連連,通篇竟是讚頌。
而顧曜最後決意相信前一份,因為前一份上寫明瞭自己的名字,並且還順便罵了一頓自己的祖先。
他自稱姓詹葛,祖上乃是天下獨一的奇門術士,但術士乃是借勢而行的奇人,可惜他祖上卻幹了一件逆天之事,雖然功成萬古,利佑天下,卻禍及子孫,甚至連姓都要避諱,不敢再用。
“詹葛之姓,便是諸葛的起源之一,這一姓氏來自於古代齊地,在齊言中,諸、詹同音,”顧曜心頭道:“所以這人應該便是諸葛的後人,那位借天地布大陣,抹殺多位凶神的,應該便是我料想中的那位。”
“只是時間對不上啊,織女在前,諸葛殺凶神在後,是哪裡有問題?”
此處空間的來歷,這位詹葛先生也在痛罵中透露了出來。
九嬰之毒綿延千里,久聚不散,偏生又近水,甚至借水蔓延,毒害了不少人,因而這位詹葛的祖先,與織女聯手,佈置了陣法,劃出了一個人不得至的地方,將毒與被汙染的水全部匯聚於此處,又勾引天地陰陽之力貫注,要磨滅這毒。
這毒與被汙染的水匯聚的地方,便是伴月湖,靜音無法治癒自己的手,是因為這是九嬰之毒,雖然時過數百年,但仍然,銷魂蝕骨泯生。
顧曜又捧著詹葛寫下的記錄讀了幾遍,對照著狂吹的那一份,思考著時間上的詫異,卻是突然一拍腦袋,罵了一聲湖塗:“是我傻了,截流江水具毒,這不是幾年的事,長樂寨消失的那幾十年,應該就是織女收攏九嬰毒的時間,不然無法解釋織女為何要留在此處。”
“之前那織女無法返回仙界所以留下的話術讓我先入為主了,換成是我,即便無法返回仙界,那也該去尋找法子,去名山大川走上一遭,哪會直接留下,給凡人當保姆呢。”
“如此想來,織女收攏劇毒的時間裡,應該就是諸葛奇門斬妖神的時間,所以之後詹葛祖先將姓氏迴歸到詹葛。”
“哦,對了,術士嘛,詹葛的祖先淪落此處,或許也是想要試試以奇門殺死或困住九嬰,只是失敗了,之後融入難民之中才有了這一番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