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曜的外公,顧堰,似乎也是第一次知道這其中隱秘:“原來還有這秘密,念秋雖然不幸落水而亡,但遇到了您,救下了伢兒,也是機緣造化了。”

他很理智的當沒聽到老道說的那個東西,沒有尋根究底。

顧曜聽著老人叫他伢兒,想起老人還不知道他的名字,當下自我介紹道:“外公,我叫顧曜,九天星辰的曜。”

隨即看向老道:“老...師父,我娘是不幸落水而亡?”

老道沉默了片刻:“當年你娘懷上了你,知道的人不少,因此我沒敢將她的屍身帶回此處,以防有人發現她的肚子沒了,只是治癒了刀傷後,讓兩位見了最後一面,便入土了。”

“為了讓兩位安心,也未將當時情況明說。”

顧堰苦笑道:“雖說道長當時未說,但之後您闖入周府,殺了數人,我們也猜到了念秋的死或許不是意外。”

“不是那麼簡單,我找到她時,她肩膀被某個東西打穿,血流不止,身上有無數細小傷口,如同針刺,我猜測是被某種鬼物追殺,最後迫不得已跳入河中求生。”

老道面色沉著:“之後我雖然殺的周府人頭滾滾,但並未發現什麼鬼物,之後為了防止波及顧家,又順手揍了頓靖夜司,表明身份後才離開。”

“剛剛聽你們說城隍,這或許是我殺漏的那隻鬼物。”

顧曜看向老道:“城隍不是大周冊封的正神嗎?怎麼會是鬼物?又為什麼要為周家出手殺我娘?”

老道冷笑一聲:“這就很有意思了,當年我在此處時,這兒的城隍廟可是空的,雖然香火不斷,但無人能受。”

“看起來我當年走眼了,這周家很厲害,背後有高人啊。”

城隍神和山神之類不同,大周都是登記在冊,每一地若是有城隍廟,都會舉行盛大的儀式請城隍入城。

這些城隍爺,大抵是本地人,多是去世的英雄或名臣,被當地念念不忘,香火供奉,之後再被朝廷冊封,方能入主城隍廟。

但大周的城隍並不多,僅在江南一帶才有一些,廣陵府也沒有。

又在此處坐了會,看著這兒逐漸忙了起來,老道起身告辭。

“現在去哪?周家嗎?”

“殺人要挑晚上去,這樣時間夠久,白天去,可能你前腳進門,後腳官府就到了。”老道將自己的經驗傾囊相授,“晚上殺人跑路也方便,甚至你可以繞一圈回去看看有沒有殺漏的,白天要做些光明正大的事。”

“比如去城隍廟?”

“對,這城隍如果有問題,白天就算打起來也不會怎麼樣。”

這些經驗毫無價值,我一個行善積德的小道士,哪可能大晚上跑去殺人呢?

顧曜瞟了眼老道,打斷他繼續傳授夜黑風高夜的話,問道:

“老頭,你之前說,還殺了我一個親舅舅,又是怎麼回事?”

那可是親舅舅。

正月剃頭會出事的那種。

老道停下腳:“找到你孃的時候,你舅舅就躲在暗處看著,我順手拎了過來,直接搜了他的魂,才知道來龍去脈。”

“他被周家收買了?”

“差不多,你祖母允諾他會將一個女兒嫁給他,只要他那晚將你娘騙到城隍廟就行。”

“那人你直接說周家的毒婦,別叫我祖母,噁心,還有,這事沒告訴我外公嗎?”

老道冷臉道:“這種事說出來,只會讓他徒傷心,所以我告訴他,他氣沖沖去了周家為你娘討個說法,結果不幸遇難。”

“雖然讓他得了個好名聲,但起碼你外公能好受些,不然這真相,我怕他承受不住。”

老道繼續走著,看方向,是往城中間去的。

這麼走著,路過廬州的菜市口,看到路邊貼著無數通緝令,顧曜突然好奇:“老頭,你犯了這麼多事,為什麼我沒見過你的通緝令?”

“之前臨安府掛過,結果有不怕死的順著訊息一路追到了閣皂山。”

“結果呢?”

“貼通緝令的那人被控蓄意謀殺,被撤了官。”

顧曜嘴角一抽。

說到閣皂山,他想起一個自己快忘掉的事,急忙問道:“老頭,之前閣皂山那邊說,百年前有個和你長的一樣的人死在了那,是怎麼回事?”

“那是我師弟,出來做見不得了的事,他一向頂著我的臉,結果死的時候,也頂著我的臉,這也是沒有我通緝令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