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生2004(第2/2頁)
章節報錯
應俊,天知道老爸當初是怎麼想的,就給自己取了這麼一個名字。不過也幸好,應俊的這張臉,雖然算不上絕世大帥哥,但基本上也算是對得起這個名字了。不算特別離譜,長得也還算對得起觀眾,才沒有頂著這名字尷尬活一輩子。
應俊小時候家裡賊有錢,屬於改革開放後最早一批先富起來的人。老爸應建國做為家裡長子,當仁不讓帶領的自家的一幫兄弟姐妹,從一個泥瓦匠,經過幾十年的奮鬥,最後發展成為了整個縣城裡最大的包工頭。
而應俊家,也從最早的連路都不怎麼通的山溝裡,先是搬到鎮上,然後搬到縣裡,最後更搬到了省城。要不是九十年代戶籍制度管理非常的嚴格,那現在的應俊早就落戶省城錢江市,妥妥的一個城裡人了。
那時候應俊家裡到底有多少錢?應俊確實不清楚,畢竟那時候年紀還小。十來歲的小屁孩,自然對錢沒什麼概念,即便自己真要開口問了,應建國也肯定不會搭理自己。
但長大後的應俊再回憶起細節來,當時應建國的建築公司裡,光是塔吊就有五六臺。而九十年代由於鋼材比較稀缺的關係,塔吊價格非常高,一臺就差不多價值百來萬,如果是出租,光租金就要兩三萬一個月。由此估算應建國那時大致的總資產應該是有個一兩千萬的。
而應建國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不安安穩穩的繼續在省城錢江市發展了。反而和母親一起大老遠的跑去秦省的長安市去搞工程了。
而那時候剛上小學的應俊和哥哥應傑,就這樣被丟在了錢江市。當然了,說丟是有點誇張了,父母還是找了個保姆來照顧應俊和應傑兩兄弟的。這也導致了後來應俊對親情看得比較淡,長大後基本不和親戚走動,但和哥哥應傑的關係的卻非常的鐵。
所謂天有不測風雲,具體情況由於年代久遠,再加上應俊和應傑兩兄弟那時候的年紀都小,所以確實也不知道非常詳細的具體情況。
總結概括來說就是,在90年代中期,由於各種騙子開始橫行,老實的應建國同志在長安市連續被騙了兩個大工程,總計虧損了將近一千萬。而在這之後的不久,應俊的媽媽也由於日夜擔心,操勞過度,最後在工地裡當場昏倒,送醫院檢查後被查出來是肺癌中晚期……
一個不到四十歲的壯年婦女,從來不抽菸,竟然能得肺癌,而且直接已經快晚期了???我真是日了老天爺……
也從那之後,心灰意冷的應建國回了錢江市,陪著媽媽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而這幾年,也是應俊記憶中家裡最安靜和最溫馨的幾年。但在送走了母親之後,應建國就把應俊兩兄弟交給了外婆照顧,自己卻又去外面折騰了,企圖東山再起。
為什麼叫折騰呢?因為這時候的父親明明可以選擇安安穩穩的過日子。憑著手上的還剩下的那些資產,雖然成不了像以前的那樣土豪,但像一個小康之家衣食無憂安安穩穩的過日子,那還是綽綽有餘的。
但應建國不甘心吶,曾經的他是時代的弄潮兒,不說叱吒風雲,怎麼也算是一方豪強了。應建國這個名字,在整個越鄉市幾乎家喻戶曉。現在要想讓自己四十多歲就養老退休,安穩過日子,怎麼可能?
也許是歇了幾年後,在日新月異的九十年代,思想早已經跟不上了時代落伍了。
於是,應建國就詮釋了什麼叫越折騰死的越快。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應建國就像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不信邪的開始各種變賣資產,繼續湊足本錢想要翻本。
但應建國最終也沒能如願的東山再起,反而還徹底把自己最後的家底徹底折騰沒了。
然後就在應俊高三那年,突然腦溢血昏倒。送去醫院搶救後,人雖然活下來了,但卻徹底中風了,成了一個什麼都不知道,勉強只能稍微自理生活的老人。
以現在眼光來看,其實當初,應建國只要守著家裡剩下的那些房產,安穩的過著小日子。然後任它風雲變幻,靜靜等著那些房產升值,就能輕鬆實現東山再起的目標,何其諷刺啊……
而應俊,也在這些年,從省會城市錢江市上小學,然後到縣城越鄉市上初中,最後到了戶籍所在地的鎮裡上了高中……就差沒發配去曾經的山溝裡住了,怎一個“慘”字了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