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電競俱樂部
章節報錯
&ne到時候不肯退出,因為他們不知道《熱血江湖》未來在華夏的前景。
&ne必定會成為未來的競爭對手,所以應俊特意讓王丹峰調查過了這家公司的資料。總的來說,目前18game的體量還不是很大。雖然之前已經成功運營了兩款網路遊戲,但這兩款遊戲在市場上基本沒掀起什麼大的波瀾。雖然談不上失敗吧,但也不算成功,基本沒賺到什麼錢。
然後在去年,接受了中華網的注資,這下就有了資本可以代理一款棒子國的網遊了。但他們的並沒有明確的目標,由於棒子國的網遊數量太多,已經來來回回多次來棒子國考察,依然沒有下定決心選哪款遊戲。所以簡單來說,《熱血江湖》只是他們備選的目標之一。
&ne的處境,如果這次網遊專案還不能大獲成功,那就離倒閉或者被收購不遠了。事實上,應俊記得,曾經的18game雖然壓對了《熱血江湖》這塊寶,靠著免費遊戲闖出了一定的名聲。
但由於這時期的免費遊戲要如何實現盈利,還沒有探索出成熟的方式,只能極其的原始和粗暴的賣一些屬性和裝備,所以整體的盈利性並不高。也因此,即便《熱血江湖》大火了,但18game依然在幾年後被中華網全資收購了。
想好了這一切,應俊便在酒店裡耐心的等待著訊息。這次的談判應俊並沒有出面,而是讓王丹峰去和Mgame談。一來應俊也聽不懂棒子國的語言,一起去了也沒多大用;二來應俊還是太年輕了,如果親自出馬主持去談判的話,被Mgame方面的人看見智俊遊戲公司的領頭人是這麼一個小屁孩,難免會被看輕。
恩,應俊和李智風成立的網遊遊戲公司名字,就叫做智俊網路遊戲公司。應俊和李智風在某些方面都是懶人,取名字這種事更是無所謂了,當時註冊公司的時候,隨口就定下了這麼個隨便一拍腦門想出來的名字。
應俊本身也不是愛出風頭的人,這次來棒子國,也只是因為這年頭如果要遙控指揮實在太不方便。不在前線,很難及時知道第一手的資訊,迅速做出判斷和決定。畢竟這次的《熱血江湖》是應俊必須要拿下的,不然成立智俊遊戲公司也就沒有了意義。
而愛出風頭的李智風,這次也是第一次出國,自然對周圍的一切都很好奇。這次王丹峰負責談判,李智風就自告奮勇的跟著去漲漲見識了。不過,應俊特意叮囑過,談判的一切事宜由王丹峰負責,並且不要把李智風是股東的身份透露給棒子那邊。
通了這些事情,應俊便在酒店裡耐心的等待初次談判的結果。等得有些無聊後,就開啟了酒店的電視看了起來,然後應俊就被各種嘰裡呱啦的棒子語魔音灌耳了。
應俊只能繼續無聊的按著遙控器不停的換著臺,沒辦法,完全聽不懂啊,自然也沒什麼能看得下去的節目。新聞類的就不用說了,聽著主持人在那裡不停的思密達,就和天書一樣。本來其實可以看看知名的棒子偶像劇,即便聽不懂,看看俊男美女也是好的。但應俊對這方面實在不感冒,前世就幾乎沒看過什麼棒子劇。
其實應俊平常最喜歡看的就是不用動腦的爆米花大片,看電影嘛,就是圖個放鬆娛樂,燈塔國的爆米花大片自然是首選。光看那些大場面特效所帶來的視聽享受,就值回票價了。要是爆米花片還能帶上不錯的劇情,那就是神作了。
別說應俊太沒品位,對於絕大數普通人來說,這就是去看電影的目的,說到底就是圖一樂嘛。所以爆米花片和喜劇片的票房才能那麼高啊,這就是大眾的選擇。
而應俊喜歡的另一個型別就是推理懸疑燒腦的電影了,只不過這種電影其實不太適合在電影院觀看。需要一個人靜靜的在家慢慢欣賞,看到精彩處最好還能時不時的回放一下。
突然,應俊在電視中竟然看到了《魔獸爭霸3》的比賽,這棒子國在這方面也有點太先進了吧。不愧為是電競大國,政府扶持的專案就是不一樣,05年竟然就能在電視機看到電競比賽。
其實比起《魔獸爭霸3》,在棒子國最受歡迎的遊戲其實是《星際爭霸》,這個歡迎沒有之一。據說星際在棒子國已經快上升到國技的地步了,現任的棒子國首都市長,未來的棒子國總統,還在前兩年的WCG上,親自上場和職業選手打了星際的表演賽。
看著電視中的魔獸爭霸比賽,應俊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一個人,那就是扛起華夏電競大旗的SKY。SKY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華夏電競第一人,雖然他的成就以後可能會被後來人超越。但他是華夏電競的啟蒙人物,是他的崛起才讓無數人國人知道了,什麼是電子競技,玩遊戲並不一定是玩物喪志……
然後一個大膽的想法在應俊的腦海中漸漸形成了。應俊摸著下巴慢慢想著,SKY的戰績不用多說,最讓國人驕傲的就是05、06創紀錄的WCG兩連冠。以及07WCG一路連斬強敵,到了決賽先勝一局的情況下,卻被爆冷惜敗給一個即將退役的大黑馬,遺憾夢碎三連冠。這可能也是華夏所有電競愛好者的遺憾了。
現在剛好是05年,而WCG一般都是要到年底才辦總決賽的,那自己是不是可以截胡一下?應俊記得後來的SKY基本是和他的WE俱樂部繫結的。
但事實上,WE戰隊成立那麼多年來,也就SKY的成績能拿得出手。所以SKY應該是WE俱樂部的招牌和小股東了吧?恩,貌似還有個TED的小胖子也是WE的,後來也拿過一次WCG冠軍……但影響力上是遠遠不如的。
總的來說,應俊感覺WE戰隊其實挺失敗的,有著華夏電競第一人SKY坐鎮。聽聽這個名頭,有著這麼一個活字招牌,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啊。雖然WE俱樂部後來還陸陸續續成立過其他電競遊戲的分部,但十幾年經營下來,楞是沒有一個能拿得出手的冠軍。
其實現在國內的電競市場還很小,屬於一個比較小眾的市場。如果成立一家電競俱樂部,現階段肯定是要虧錢的。這也沒辦法,稍微一想就知道了,現在電競愛好者,絕大多數還是學生黨。這些人現在手裡基本都沒什麼錢,所以無論想什麼辦法去經營,都不可能從他們手中賺到太多的錢,頂多賺點人氣罷了。
但只要等到這一代學生們長大了,畢業後有工作有收入了,那電競市場的蛋糕自然也就大了。當然了,另一方面由於國家的發展強大,後來的學生黨們可比應俊這一代人有錢多了,也是電競市場的生力軍。所以,還是要感謝國家的繁榮昌盛啊……
總的來說,電競市場是一片藍海,目前需要慢慢的培養,至少要等到五年後才會有一些起色,十年後就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了。
不過應俊又想到,雖然現在搞一個電競俱樂部肯定要虧上好幾年。但其實現在的電競俱樂部開銷也很少,虧也虧不到那裡去。現在的電競選手,沒成名前都是很慘的,經常練溫飽問題都不能解決。這也是現階段老一輩人對電競的最大誤解的由來:“你就知道整天打遊戲,以後你能靠打遊戲吃飯嗎?”
而等到十幾年後來電競市場做大了,很多電競選手都能靠此吃飯,甚至拿到世界冠軍後,就可以賺到億元級別的天文數字獎金,這些反對聲自然也就漸漸的小了。
對於現在的電競選手來說,有一個網咖能提供電腦,免費讓你訓練,還能提供伙食,那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的待遇了。還想要工資?那你純屬想多了。
簡單來說,在如今的電競環境下,除非你能拿到各種冠軍,可以靠比賽獎金吃飯,否則是絕不可能養活自己的。所以成立一個電競俱樂部,場地開銷什麼的就不用說了,租個小區房子就可以了,平時的開銷也就發發俱樂部人員的工資。
而選手的工資,除非是已經打出名氣或者拿過冠軍的選手,工資會高很多。而一般的選手工資基本也就和普通工人薪水差不多。而冠軍選手,拿到的獎金是要和俱樂部分成的。這也是很多俱樂部能維持運營下去不倒閉的根本。
基本上,如今一個電競俱樂部想要維持下去,要麼投資人有錢,不怕虧錢,可以不斷的追加投資;要麼就是俱樂部成績足夠好,能拿到足夠多的比賽獎金。
其實電競俱樂部還有另一項大開支,就是路費,這也是壓垮很多俱樂部的根本。由於電競選手要全世界各地跑來跑去打比賽,長時間累積下來,機票錢就是一筆大開支。早年的電競選手,甚至為了省錢,國內的比賽都是選擇坐個好幾天的火車,而不是做飛機……
總之,一個電競俱樂部要是長時間的拿不到比賽獎金,光是來回的路費都能把這個俱樂部拖垮。這種情況即便去拉投資也難啊,你都沒什麼能拿得出成績,怎麼去忽悠老闆來投資你的俱樂部?
但現在對於應俊來說,情況則完全不同啊,有重生這個最大的金手指啊。前世應俊做為半個遊戲迷,對電競比賽也時不時的關注過。未來哪些選手能拿到《魔獸爭霸3》的冠軍,哪些選手能出成績,應俊還是基本清楚的。這就像一個重生的人,去當NBA經理參與選秀,閉著眼睛選,也不會選到水貨啊。
這麼一想,應俊成立一個電競俱樂部後,甚至可能會壟斷魔獸爭霸比賽的大部分冠軍。這樣一來,不但可能虧不了,甚至還可能會小賺一點。
當然了,這年頭的電競比賽的獎金也很坑爹。除了像WCG這種知名的大比賽,有些比賽甚至會賴獎金,反正就是各種拖著不給,有本事你就去告……
但說到底,應俊想到要做電競俱樂部,其實也不是為了賺錢。如今的電競環境,即便能拿到所有比賽的冠軍獎金,也賺不到多少錢。應俊看中的是名聲,特別是SKY這個未來的活招牌,錯過這村就沒這店了。現在既然剛好想到這茬了,放過這麼好的機會實在太可惜了啊。
趁著現在SKY還沒成名,簽下他基本花費不了什麼大代價,這純屬撿漏啊。要是等他加入WE了,不管應俊想入股還是想收購,都要麻煩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