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小生橫行的時代,上到流量小生背後的資本,下到流量小生的腦殘粉,不知臉為何物,愣是把一首“青蛙啊四條腿,我啊跟她媽媽有一條腿”的歌曲頂到各大音樂榜單榜首。

也有把藝人唱的純英文歌曲頂到冠軍位置,讓這首歌拿到了年度華語歌壇最受歡迎歌曲獎, 極度諷刺。

那個年代,給人一種金錢至上的價值觀。

只要有錢,沒有什麼辦不到的事。

這種價值,觀嚴重阻礙了各個行業的發展,音樂圈再也出現不了二三十年前的那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輝煌與盛況。

盛極而衰, 否極泰來。

後來,大家都知道要臉了,至少有點身份和咖位的藝人,都很注重自己的顏面。

像現在的暖陽,就很不願意看到自己的歌為了跟一個草根歌手的歌爭榜單,而被東家或粉絲拿錢砸上去。

就算贏了,也是勝之不武。

現在的世道,主流價值觀是正確的,沒有被歪曲。

一個成名歌手,用錢去跟一個草根歌手爭榜單,贏了丟人,輸了更加丟人。

雖然頂流歌手都討厭夏國音樂網的這個打賞榜,但夏國音樂網就是不取消。

取消了,對新人不友好。

官方要讓這行業蓬勃發展,自然不遺餘力地給新人多一些機會。

新歌榜第六七名掐架,外人很少關注到,比如昨晚八點發布,凌晨榜單更新就衝進前二十的《少年》的歌迷。

排名越往上,差距越大,想追上去, 需要的支援難以估量。

像榜單前三那三首歌,幾乎都是年初發布的,現在都進入六月份了。

人家幾個月的積累,根本不是釋出幾天的新歌短時間內可以追得上的。

“凌晨更新的,這麼說,才四個小時,洛神就殺到了前二十。”

“《少年》受之無愧,才前二十,我覺得太低了。”

“據說夏國音樂網準備弄個周榜榜單,給新歌更多曝光機會。要是現在就有周榜,《少年》就是第一了吧。”

“必須的,我們洛神可是有實打實的百萬粉絲。”

“往前衝,爭取明後天進前十。”

洛瑾瑜的粉絲雖然很多,但多數只是喜歡看她出演的影視劇,喜歡聽歌的只是佔少數。

暖陽的粉絲不一樣,她本身就是職業歌手,粉絲因為喜歡聽歌,才喜歡上她。

她釋出新歌,前來支援的粉絲,在數量上, 比洛瑾瑜那邊要多得多。

然而,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暖陽的新歌還是被洛希瑜的《星辰大海》壓住了。

暖陽怎麼也想不明白,對方的歌是很不錯,但一個草根,哪來那麼多的支持者?

每一次點播都算是支援,打賞榜不見《星辰大海》的一絲影子,只能說明,聽歌的人太多。

漠北黑油城。

洛瑾瑜從燕京離開後的第一站,便是這裡,她要體驗角色走過的路。

人生地不熟,她只帶了一個助理,助理再僱傭一個當地嚮導。

整部劇的劇本,洛瑾瑜都看過,主角是一個在大陸南端出生的普通人,大學離開故土,前往津海求學。

在津海上學時,主角認識了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