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它只開花,不結果(第1/3頁)
章節報錯
首付想少點?
楚帆略微思索,點了點頭:“也行,那就兩萬八吧,滿意不?”
他並不是很想賺陳峰的錢,至少目前陳峰的錢,他不太想賺。
要賺也是賺陳峰以後的錢,透過他給的歌賺來的。
這樣的錢, 拿在手裡心安,花得開心。
“兩萬八……嗯,沒問題。”這一刻,陳峰的腰,似乎佝僂了下來。
女朋友在人家手上,能不答應嗎?
他甚至都不敢說, 先看一下歌,怕楚帆不高興。
楚帆不是那種做好事後深藏功與名的人,鄭重說道:“陳哥, 悅悅的家庭環境和經歷,決定了她現在和將來的性格和三觀。講真,你就這點本事,等悅悅功成名就,見識到真正的成功人士,便離你們分道揚鑣不遠了。”
陳峰一愣,旋即面色複雜,最後熱淚盈眶。
三十好幾的人了,普通男人最希望做的事就是成家立業。
那不僅僅是為自己,也是為父母。
以前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虛度十年光陰。
現在又在錯誤的時間裡遇到對的人,它只開花,不結果。
楚帆這是雪中送炭, 用心良苦,陳峰很感動。
遇到貴人了!
“我那個, 我也可以成為成功人士, 一首歌賺……賺一個億的那種嗎?”陳峰有些語無倫次。
網路剛出現的時候, 就有網路歌手靠一首膾炙人口的口水歌賺了一個億。
當然, 那不是一次性賺的,而是透過好幾年,也可能是十年的各種演出加起來的。
別看現在人均收入高,但貧富差距巨大,月薪五千的人,就能打敗全國超過九成的人。
但就是這樣的中高薪族,不吃不喝一年也就賺六萬,十年六十萬。
跟人家十年賺一個億,有什麼可比性?
十年一個億,這種人對全國九成九的人來說,妥妥的成功人士。
只是有相當一部分成功人士,並沒有先富帶動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思想覺悟,他們甚至還偷稅逃稅漏稅。
記得上一次稅收改革之初,國家加大對高收入人群徵收稅款,以年收入來計算稅率。
有個高收入網路作家發單章破口大罵,說賺得越多交的稅越多,這本書還不如不寫了, 再寫下去拿到的稿費交稅太多。
接下來那幾百萬,他就不賺了,免得被交上去一半。
最終, 這個網路作家早早完本。
他自己可能都不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他以為自己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高尚人士,其實他是那種自己得不到,寧可毀掉,也不想讓別人得到的人。
國家動用職能加徵高收入人群的稅額,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儘可能縮小貧富差距,
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取之於民的“民”,是富人,用之於民的“民”,是不富裕的人。
“一首歌一個億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跟電視廠商自己把自己作死一樣,弄出的智慧電視機簡直就是智障電視機,銷量逐漸下滑。”楚帆本來不想吐槽現在的電視機的,當初家裡的電視剛買回來時,他生過氣一段時間,後來學會開,學會找電視臺後,就好了傷疤忘了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