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姐的問題,讓小夥子的臉頓時一黑:“小時候家裡窮,哥哥姐姐買不起玩具。”

這話是他的自我解嘲,小時候,謝雷寧家裡並不窮,挺有錢的。

後來,他家的日子過得更好。

大學畢業,謝雷寧就接手爸媽交給他的一家公司。

現在畢業兩年了,父母見他業務能力不錯,又剛剛把一家小公司交給他打理。

這家小公司是一家出版社,謝雷寧有些尷尬,出版社的老闆,居然不知道楚帆口中的閒書是什麼書。

謝雷寧的出版社並不是國有正規批准的出版社,而是民營出版社。

民營出版社沒有國家賦予的出版權,只能向國有出版社買書號進行合作出版,有點像以前的民營公司向國有企業買廠標、批號之類的。

這個時代,報紙幾乎被淘汰了,傳統書籍的暢銷量也嚴重下滑。

倒不全是因為電子書籍的崛起,綜合因素很多。

比如娛樂方式太多,生活節奏比起二十年前也緊張了很多,主要還是大眾的價值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讀書本來就能得到快樂,看到美好與幸福。

當週圍的人都向錢看齊的時候,喜歡讀書的人會覺得坐那裡讀書,還不如起身去賺錢,錢才是快樂的源泉。

“抱歉,剛才說錯話了。”空姐一臉歉意。

“沒事,我知道你在開玩笑。”謝雷寧很有素質,主要他對空姐興趣不大,以他的實力,會所玩嫩模,別墅睡空姐,酒店把護士並不難。

跟空姐說完話,謝雷寧從公文包裡取出一張名片,轉頭對過道對面的楚帆說道:“哥們,交換一下名片吧。你是寫書的,我是出版社的,有機會可以合作一下。”

“出版社的?”楚帆詫異,對於謝雷寧的熱情,他倒不覺得意外,這是成功人士的正常操作,給別人機會的同時,也在給自己留機會。

一百張名片發出去,只要其中一張產生作用,就值得。

“嗯。”謝雷寧有些不好意思:“我剛接手家裡的一家出版社,還不太懂業務,正在學習。”

空姐一臉羨慕。

人家累死累活,讀了十幾年書,學了三四年的專業技能,只想畢業能找一份餬口的工作。

結果呢,看看人家謝雷寧,啥也不會,就有一家公司,掌管幾十號人甚至幾百號人的飯碗。

“我沒有名片,但你的名片我收下了。”楚帆收起謝雷寧的名片,放進揹包裡。

謝雷寧一愣,拿起手機:“那加個好友吧?”

“可以。”楚帆沒覺得自己高攀,只要他繼續努力,高攀的只會是謝雷寧。

掃碼加上好友後,謝雷寧把自己的姓名和手機號碼發給楚帆,然後笑著問道:“哥們,怎麼稱呼你?”

“楚帆,叢生的樹木的楚,等風吹帆的帆。”楚帆沒看謝雷寧發的資訊,加上好友後,他就把手機放一邊去了。

謝雷寧張了張嘴,我讀書少嗎?

為啥聽不懂楚帆說的話,至少前面那句聽不懂,“叢生的樹木的chu”,是哪個chu?

空姐眼睛放光,好想加楚帆和謝雷寧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