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各地州郡推舉的縣都管陸陸續續趕到了道院,都管勝會正式拉開了帷幕。

帝都道院與州郡道院的安排差不多。

除了每日早晚功課必須準時準點參加,其餘時間自由安排。

可以聽院中教習、博士講經論道,也可以獨自修行。

除了修行,還能結交天下各地的縣都管,與他們談天論地,增進見識。

興致一起,大家切磋論道,互相進步。

不得不說,道院是一處修行聖地,修道氛圍濃烈。

簡單、充實,令人忘記一切煩惱,清靜自在。

不知不覺中,一個月過去了。

楚塵這段時間收穫頗豐。

他結交了不少荒域州郡的縣都管,他們常年與莽荒妖魔正面廝殺,談起莽莽大荒中的奇聞怪事一樁接著一樁,讓人大漲見識,著實開拓了眼界。

修行方面收穫也不小。

道行修為雖沒有明顯地提升,不過他每日都有進步,收穫不小,

經學、丹法方面,提升尤其明顯。

楚塵拜入靈山派時日不多,師門本身底蘊也不如大派仙宗,讓他在經學、丹道方面比起大派仙宗同輩天驕略遜一籌。

入了道院,有大神通修士一對一指點。

楚塵經學丹道造詣突飛猛進。

法力修為增長不多,不過自身道行心境卻是悄然間昇華蛻變了。

...

雲端樓頂。

一位杏黃道袍的道人坐而論道,引經據典,口若懸河。

楚塵盤膝而坐,專注傾聽。

這位杏黃道袍道人乃是重樓道人(前面章節寫作重樓真人,已修改為重樓道人)。

說起來,這其中還有一段插曲。

那日山門考核給楚塵“下等”評價,又給楚塵信物的重樓道人不是旁人,正是玉樓真人的大弟子,韓都管的大師兄。

許是這段“巧合”,重樓道人與楚塵頗為投緣,傳授經學、丹道時格外用心。

“人內有陰陽變化,四象五行,九宮八卦,三元九氣,萬神所歸,千靈所聚,出聖出堅,成仙成佛。”

“儒曰太極,又曰道義之門;”

“釋曰真空,又曰不二法門;”

“道曰虛無,又曰眾妙之門,又曰玄牝之門。”

重樓道人說到這,頓了頓,又道:

“三教聖人,為了方便,取名各有不同,實則萬法歸一,楚小友,你欲闖出自己的路,勿要為外物所擾,需知萬變不離其宗,法門千千萬,根本卻是相通的。”

楚塵作揖拱手:“多謝重樓前輩指點。”

重樓道人點了點頭,臉上頗為滿意。

修仙之人,最講究“緣分”二字。

眼前小輩機緣巧合之下,同時被師弟、師父以及自己同時看重,其間緣分,自不用多說。

最為關鍵的是,楚塵天資聰穎,悟性超絕。

《道德經》、《黃庭經》等經文為他過經,他很快就能悟得其中精髓,有時候還能舉一反三,他教授起來頗為輕鬆,也樂的指點。

“楚小友,你完善修行法門不必急於一時,日後可以慢慢完善,這是一條遙遙無邊的修行路,老夫亦是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