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可笑,星刻曾經想過這樣的一個設想——

一個人得到了穿越時間的能力,然後他回到【昨天】,告訴【昨天的自己】:“你一定要把某個數學公式背下來啊!明天的考試要考。”而【昨天的自己】也相信了【未來的自己】所說的話,並且抽空多背了一個公式。

所以,當他回到自己原本所在的【今天】的時候,他手裡五十九分的試卷就會變成六十分。

……

怎麼樣?這個夢幻一般的不用學習就可以掌握所有知識的辦法?

是不是很蠢?

畢竟,理論上根本說不通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比如,為什麼那個人他的記憶裡明明沒有關於【學習公式的記憶】和【未來的自己提醒自己】的記憶,卻可以得到原本會失去的數學分數?

再比如,為什麼更加久遠的未來,沒有人回到【現在】,告訴那個人,他【現在】需要學習什麼?

……

總之,這個乍一看就是一個漏洞百出的設想,根本就不值一提。

因為這【百出的漏洞】之後都會被一個叫做【平行世界理論】的設想給填補上的——

被來自未來的自己給改變的時空會分支出一個平行的世界,世界會分出兩個。

一個是被影響之後的世界,他得了六十分。

一個是沒有被影響的世界他得了五十九分。

所以【永遠讓過去的自己學習,而自身不需要努力】的夢想就破碎了。

……

因為很有趣,還有很多想象的空間,所以【平行世界】這個設想在人類還是遠古時期,二十一世紀左右的時候,甚至還成為了無數作者眼中的真理設定。

想想非常有趣,畢竟當時還沒有衝出母星的人類,竟然自以為了解了【時空】。

這不是很矛盾嗎?明明知道【真理】是根據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卻還是擅自對自己所不瞭解【時空】進行了更加詳細的設定……在故事裡。

但是,這些幻想故事裡的設定卻又不是錯的。

因為多元世界是無限的,有著無限的可能性,所以無論再怎麼胡來的想象和設定都有著存在於多元宇宙的某個角落裡的可能性。

所以,在無限的世界裡就沒有了【正確】與【錯誤】的分歧,只剩下了【相對正確】與【相對錯誤】的分別。

那麼,這樣一來,一開始那個【讓過去的自己來學習,而現在的自己不用學習就可以掌握所有知識】的辦法是不是有了成功的可能性呢?

是的,如果條件湊齊的話,那麼確實有可能成功。

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一個不會被【平行世界】所分化成無數個的人物。

這個人物是【唯一的】,他自身擁有著一條無限長的直線時間軸,不存在重疊,不存在交點,不存在分叉,所以沒有平行世界的自己,也沒有其他時間線的自己……

只有,【過去的自己】、【現在的自己】和【未來的自己】。

很好,這麼一來,只要解決了如何給不能相交,不能見到【過去的自己】的情況下傳遞資訊,那麼這樣就可以完美的規劃自己的人生,督促【過去的自己】好好學習了……

“所以說,這不就是我嗎?”

早就在心底裡假定了自己擁有一條無限長的獨立時間軸的星刻,如此自信的擔當了這個位置。

星刻還在學校的時候就從青年版的寶石翁那裡知道了自己是【唯一的】,所以未來的星刻只能透過他人給自己傳遞資訊和那七本【黑皮書】。

但是自從第一次使用了【黑皮書】穿越到阿爾泰爾的那個世界開始,星刻就已經走在了【未來的自己】規劃好的人生路線之上……

認識什麼朋友,學習什麼知識,殺掉什麼人,做什麼事情……這些事情全都規劃好當然不可能了。

【未來的星刻】僅僅只是在關鍵的地方和自己記憶之中不滿意的地方下點手腳就可以了。

比如去哪個世界玩,什麼時候去……之類的?

再比如說,不滿意星刻在某個時間點沒有學習某樣知識,在未來遇到了某些麻煩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