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老頭一雙利眼,不用餘三柱說出口就已經大概猜出他打什麼主意了。

“是不是又想去外面玩,我跟你說啊,今天我們幾個都要去看田,沒有水了的話明天就去收回來了。”

一般水田都要放水曬乾之後才好收割,所以村民們都會在準備農忙前幾天就把田裡的水放幹去。

餘三柱被老爹逮到了,焉了吧唧地跟在老爹身後去看田了,手裡還拎了個鴨嘴揹簍,說是看到黃鱔就挖回來。

每年農忙放水的時候,田裡都會有很多人拎著鴨嘴揹簍捉黃鱔,這時候的黃鱔最是肥美了。

鴨嘴揹簍其實就是西口的魚簍,可以掛在腰上,把捉到的黃鱔丟進去也爬不出來。

捉黃鱔餘家爺幾個都是老手了,其實不止是爺幾個,青山村但凡是可以下田的老少爺們都能稱得上是老手。

農忙的時候需要大力氣,一場秋收下來人都要脫層皮,不吃點好的補一補農忙結束之後怕是會生場大病。

黃鱔也算是肉,而且黃鱔容易捉,一條就一兩斤重了,田裡頭一捉一大把的,很多時候農忙都是靠這個撐下去的。

幾個人很快到了田邊,餘大柱對著三個小的弟弟說道,“你們就在咱自家的田裡頭捉啊,不用去別人的地裡頭,不然被發現少不了口舌。”

餘三柱不耐煩地說道,“大哥,我們知道了,囉囉嗦嗦的,每次來都說這個。”

餘大柱覺得老三才是最不靠譜的,不叮囑緊一點估計他興頭起了就像往年一樣跑人家地裡頭去了。

餘三柱彷彿也想起了往事,立馬跳起來說道,“我那時候還小呢,再說了那條黃鱔也是從咱家地裡頭跑到王大家的,說起來明明就是我們家的黃鱔。”

看著餘三柱跳腳的樣子,餘大柱也不說什麼了,和幾個弟弟分開地方捉,老爹都已經在那邊捉著黃鱔了。

捉黃鱔要講究技巧,它們經常會在田坎邊上打個小洞,所以看見有小洞的一般都是黃鱔洞,當然也有可能是蛇洞,不過比較少。

隨便在地裡頭捉住青蛙,處理出來兩條腿用棉線吊著,放在洞口用來引誘黃鱔出洞,一般不用多久就可以看見黃鱔探頭出來了。

這時候千萬不要著急去捉黃鱔,得等它游出來一段距離,大概半尺再用手快速一夾把它從洞裡拖出來,然後再放進鴨嘴魚簍裡面,一條黃鱔就到手了。

一個早上過去,幾個人的魚簍都滿了,地也看完了,這就回家去。

幾人到家的時候都中午了,餘大柱打了兩桶水進廚房,然後把幾個魚簍的黃鱔都倒了進去,再用兩個竹篩蓋住,確保黃鱔不會跑出來。

許氏幾人已經做好飯了,周氏去了蘇家接桃寶。

午飯做的是粗糧饅頭,還有野蔥炒雞蛋,加上一鍋綠豆碎米粥。

野蔥是許氏今天洗衣服的時候路上順便拔的,今天遇見的野蔥嫩嫩綠綠的,不像其他地方的黃黃的。

周氏牽著桃寶的小手走進家門,桃寶蹦蹦跳跳地跟娘說著今早上學的趣事,遇見了什麼,還學了什麼。

周氏也很給面子,時不時的也會反問桃寶,畢竟她還是很關心桃寶在學堂的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