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 第150章 舌戰群儒(第1/2頁)
章節報錯
乙未年九月初九,微雨。
今日一大早,天上便飄起綿綿細雨,不似夏季裡雨水的充沛,也不似春日裡的沾衣欲溼,只是細細綿綿的、一層一層的,無處遁形、無法拒絕地,將地面打溼,將人心澆涼。
卯時一刻,宮裡頒發了第一道詔書,二皇子——寧王趙淵,人品貴重,才識淵博,知人善任,章勳卓著,即刻封二皇子——寧王趙淵為太子,代行天子事宜。
辰時三刻,宮中頒佈第二道詔書,當今聖上病重,遂正式禪位給太子趙淵,登基大典於明日舉行。聖上被尊為睿聖仁孝皇帝,退為太上皇,搬居德壽宮頤養天年。
整整一個早上,城中除了巡邏的兵丁外,多了許多忙忙碌碌奔走於街市各處計程車兵,皇城裡頒佈的這一道道詔書被工工整整貼在啟封城中各處城門要塞,共百姓瞻仰——雖然如今街市上並無一個百姓。
這幾日,在宮中的趙淵過得春風得意,從皇子,到東宮太子,再到一代天子,前後不到一個月,宮中守衛皆是親信,宮外守軍也都是幕僚,就連朝中最有名望的宰相,也是自己的岳父大人。不僅如此,與他最不對付的,也是於他最有威脅的七皇弟——宸王趙翊,如今也被關入了天牢,再有兩日,便會被推出去斬首。
然而,就在他春風得意的檔口,卻接二連三傳來了不太和諧的訊息。
首先,從宮外傳來一個訊息,令他眉頭微蹙——禁軍搜遍了整個宸王府,卻並沒有找到宸王妃的蹤跡,後有訊息報曰,自宸王離京當日,宸王府的後門處曾經出現過一輛馬車,自此之後,宸王妃便從府中神秘消失了,府中沒有人再見過宸王妃。這件事情十分的詭異,詭異到宸王妃蘇氏居住的墨韻閣中,除了王妃無緣無故不見了之外,其他人等一應俱全,就連王妃的兩位陪嫁丫頭——曾經和她形影不離的,也正常在府中打點一應事務,唯獨缺了一個正主子。更可氣的是,這兩個陪嫁丫頭十分狡猾,她們故意將墨韻閣管理的井井有條,不漏一絲風聲,故而到了如今,王妃不在府的事情才得以爆出來。
得知訊息的趙淵先是一愣,思索了許久後,終於醒悟過來回城的邱平朗和廖英才所說的,被宸王帶去平亂的女子究竟是誰。於是,宮中立刻頒下一道明旨,即刻捉拿城外駐軍中那名禍國殃民的妖女,並決意立即施以火刑,以儆效尤。
然而,派出去計程車兵無功而返,為首的中軍統制吳湛回報說,城外不僅不見那名女子,就連原本駐紮在幾百裡外的大軍也不知了去向。營地上還留下許多廢棄的物品,可那麼一隊人馬,卻單單不見了蹤影。
反而是據啟封城約七百里的秀州突然出現了一批軍隊,這批軍隊治軍嚴明,井然有序,看規模和首將,似乎並不是消失的那支隊伍。更何況這支隊伍是從北邊來的,正在朝著啟封城進發,看著他們的腳程,最慢兩天,最快明日就會出現在啟封城的城門下。
聽聞這一訊息的趙淵慌了神,坐在龍書案後的寶座的身子也感覺出不穩。他慌忙將目光投向了站在殿中的宰相秦會之和另幾位德高望重的權臣,期待著他的智囊團能給他提供一些計策。
這幾位大人商議後,其中一位將軍說道,“殿下莫急,當務之急是弄清楚來者何人,所圖者何?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爾。”
一旁另一位高瘦的將軍頻頻點頭,也順著話繼續說道,“是呀殿下,如今大局已定,殿下放寬心便好。那些個小毛賊只不過想要趁亂從中牟利罷了,沒什麼可擔心的。”
趙淵倒不是傻子,手底下幾個貪生怕死的傢伙隨便安慰了兩句,也並不能打消他此刻的顧慮。他緊鎖眉頭,雙手重重壓在桌案上,胸中氣憤無比。
突然,他大手一揮,將案桌上所有的奏摺全都揮落在地上,然後重重拍了拍案几,大聲呵斥道,“豈有此理,豈有此理!”發洩完後,他突然眸
中一亮,指著幾個將軍說道,“既然他們來找死,那就讓守在宮外的苗愛卿和劉愛卿帶兵迎戰,就不信我京中精銳,還怕了他們不成。來人,給我傳苗愛卿和劉愛卿。”
下面的百官先是紛紛愣了一下,然後迅速互相交換了一下眼色,站在百官之首的秦丞相笑著上前安慰道,“殿下莫急,殿下莫急,做不過是些毛賊罷了,我啟封城城高八丈,論他多善戰的軍隊,也是望而卻步的。如今最重要的是明日的登基大典,只要明日一過,殿下便是九五至尊,天選之人,屆時定然永珍歸心,還有誰敢不俯首稱臣?”
其實說這些話時,秦丞相和一眾武將是有些心虛的,據今早的線報,盤踞在啟封城中的苗劉二位將軍已經不那麼服從宮中命令了。他們見勢起意,竟託人給秦丞相帶話,事成之後,原先許諾他們的功名利祿太少了,如今他們要的,可是得翻一倍的。
苗傅和劉正彥獅子大開口的事情,其實不是什麼秘密,殿中除了趙淵外,其他人幾乎都是有所耳聞的。故而秦丞相此話一出,眾人都紛紛符合,想要打消趙淵的想法。
就在眾人不斷勸說時,殿中側門處突然溜進來一個小太監,小太監在隨侍的內侍耳邊低低說了兩句,隨侍內侍便點了點頭,然後尋了個空,在趙淵耳邊交代了兩句。聽完內侍的回報,趙淵氣得渾身顫抖,在眾人關切的目光中,他低低吼出一句話來,“佔據秀州的,是韓世忠的軍隊。”
此言一出,便如同在人群中響起一個炸雷一般,眾人一片譁然,各大臣們紛紛捶胸頓足,有的感嘆哀怨,有的自怨自艾,似乎下一秒,這位神勇異常的少年將軍便會手持一杆銀槍,跨著高頭大馬,突破重圍,殺進宮中。
突然,秦丞相一拍巴掌笑道,“殿下,好事啊。聽聞韓夫人梁氏尚在城中,殿下不如讓娘娘找個由頭宣梁氏夫人進宮,再趁機將她扣在宮中,擄為人質,如此豈不是便能牽制了韓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