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發展旅遊業(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群人乾的熱火朝天的。
三公里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還是從新規劃的路線,有一些起伏比較大的山坡都是得繞過去的。
而修路這件事情也成了村裡茶餘飯後的談資。
像現在這個坐在榕樹下說話的劉翠芳。
“我看他家就是人傻錢多!這路不是走的好好的,還要搞啥水泥路。這村裡有車的就他一家,他肯定是最樂意修路的。”
另一個夫人磕著瓜子點頭表示同意。
“這每天都得派個勞動力去,田裡的活都做不完。”
“是呀!孩他爹跟公公最近都累壞了,回來倒頭就睡,心疼死人了。”
這話如果給村裡男人聽到,只會說一句婦人之仁!
不過大多數人都是支援的。
一旁的婦女聽了就不樂意了。
“這修路可是利民的好事,修好路以後出入就方便多了,咱們帶些農產品去鎮上賣也不怕山路磕碰到。”
“要我說還是修路好,有一條水泥路那可不比黃土路強?這土路一到下雨天就坑坑窪窪的,開個摩托還得打滑,修了水泥路就不用擔心自家丈夫外出遇到危險了。”
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大多數人的三觀還是正的,都說著修路的好。
只有劉翠芳在一旁撇撇嘴。
這群人都給吳桂花家給洗腦了,個個跟個傻子一樣奉承他們,還不是因為他們家有幾個臭錢!
這錢跟大風颳來一樣說捐就捐,跟個土財主一樣,換做以前自己絕對去舉報他們。
而男人這邊則是幹勁十足。
男人天性就愛車,即使現在還買不起小汽車,不過都有一個汽車夢。
這現在生活越過越好了,買車也是時間的問題。
到時候路好走了,開車才方便。
不然坑坑窪窪的,一不小心碰著豈不是得心疼老半天。
而且道路平坦了開摩托也方便多了,不用被震的屁股疼。
這邊修路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而村裡的修繕也沒落下。
關於農村旅遊改造第一步,就是打造吸引人眼球的賣點。
而柳家村最收受人關注的,可能屬那幾個土樓了。
不過土樓年代還是久遠了些,有些住在裡面的村民已經建了新房搬出來。
老宅也年久失修,有些搖搖欲墜,這些都是得修復的。
有些人樂見其成,這不用自己花錢修理老宅的好事可不常有。
除了把一些危房重新修復好,土樓裡的空地也得整理。
這髒亂的環境都得清理乾淨,再鋪上從河裡撿來的石頭,壓實了,再用水泥填補空隙。
還有垃圾也不能隨意亂丟了,都得收集起來,在統一地方放置。
街道上也鋪上了水泥,顯得乾淨整潔。
榕樹底下還修建了個帶化糞池的公廁,給遊客們提供方便。
沿村的河流邊的雜草都清理乾淨,做了幾個垂釣點和可以玩水的地方。
就連路邊田野都灑上了花籽,只要播種一次。這些花長大結果,花籽又掉進土裡,可以實現無限的迴圈。
村長還把村裡的大會堂收拾成民俗館,裡面放上在村裡收集的一些比較有特色的工藝品或者舊時候的東西。
工藝品都是村裡會做的東西。
比如一些竹製的籃子,盤子。瓶罐,盒子,竹簾,竹扇等,還可以做一些小玩意小把件啥的。
還有用藤條做的袋子,墊子,動物,藤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