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看去閃閃發光的,人物花鳥顏色鮮豔。

而三尊金身更是請了傳統手藝人前來雕塑,再用金箔覆蓋表面,人物栩栩如生,在陽光下反著金光。

連帶寺廟範圍的山頭跟坡地都修整了一番,還種上了一大片玉蘭樹和泡桐樹。

規劃出了種花的地方和道路。

這是柳瑤突發奇想搞出來的,當然還是自家掏腰包買的。

主要自己覺得村裡山清水秀的,而且還有幾個土樓,千年古樹。

到時候只要好好規劃修繕,必定可以作為一個旅遊景點向外招攬遊客。

這寺廟的風景只是一次試水,如果前來祭拜的香客多了,那必定能帶動村裡的經濟。

到時候再把全村都規劃一下,搞一些旅遊專案,那村裡就可以實現不外出打工就能自給自足了。

寺廟一開放立馬香火不斷,村裡人全部過來祭拜,就連隔壁村的人也聽聞這神奇的事情,也紛紛前來燒香。

祈求外出行東走西,行南走北,上高下低,平平安安,小孩好養帶。一年四季春,得利剩錢。

這幾句都是這邊老一輩拜神的口頭禪。

柳瑤已經聽吳桂花唸的耳朵長繭子了。

也不知道別人來許的什麼願,居然四處宣傳御史廟很靈,引得連鎮上的人都前來朝拜。

村長得柳啟明的指點(其實是柳瑤的點子),不僅大力宣傳這件事。

還把當時考古的地方做了修繕,還用圍欄圍了起來,以供香客參觀。

果然聞名前來的香客多了不少。

還像上頭申請了一筆經費,用來作為農村旅遊專案的開發與修整道路。

正愁不知道如何帶動地方經濟的領導們聽完大喜!

這還真是一條脫貧致富的好路子!

現在大家生活水平也慢慢提高,開始喜歡去一些名勝古蹟旅遊。

那如果在自己管轄範圍做一些旅遊景點,必定能吸引更多外來遊客,帶動地方經濟!

於是柳家村就成了鄉村旅遊專案的實驗地。

也成功申請到一筆經費。

不過關於修路,現在村裡的路基本都是土路,現在城裡很多家都擁有小汽車。

再不濟摩托車也有的。

要想富先修路,這點大家都懂。

以前是沒有錢修,現在當地也撥了一筆修路款,雖然只達到修路預估價格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