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再相逢(第2/2頁)
章節報錯
…
…
北魏,洛城。
當李寧洛向少年介紹自己的時候,習慣性的提出了那個洛城的名字,丁前溪雖然沒聽過這個地方名字,那時候也只是以為自己孤陋寡聞而已,萬萬想到,這是一座在北魏境內跟燕國隔著江相望的城鎮。
洛城最出名的便是什麼?
馬,數不盡的好馬。
也難怪少女只需看上馬匹一眼,便知道優劣,甚至能滔滔不絕點評上一段。
難怪那匹在丁前溪手上絲毫不聽話的馬,能有那番乖巧的表現。
草原上最不缺的方法便是如何訓馬,連草原上那種烈馬都願意屈服在少女手中,一頭南方的養馬,更是懼怕那種訓馬人獨有的氣息。
少女偷偷順著以往向南方偷賣劣馬的邊境道路一直奔到燕國最南方,本來是想領略一眼燕國的風土人情,其實燕國這麼大,常常有北魏的人混進來,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那是普通人,可少女的身份是什麼?洛城馬幫,同樣是洛城城主的閨女。
訊息從北魏一個不出名的小家族傳出,那群人一直忍到少女遠離北魏,直到趙國舊地才動手。
為了擺脫某些追殺,少女只好出其不意順著燕國東邊往洛城返回,自己出行的某些訊息已然走露,肯定是不能再順著西邊原路返回了。
賣馬這種事情,在北魏,觸犯了太多人的利益,有利益就有紛爭,有紛爭就會死人。
所以這次主持賣馬得一行三十多人,除卻送自己繞了個大圈往東面來的一個叔叔,其餘的全死了,南方被燕吞併的趙國餘孽,這些年來一直暗中招兵買馬,安份的很,可沒想到這次,不知從哪裡得到的洛城城主閨女也在此行,便一不做二不休想劫持那姑娘幹票大的。
唯一活著的叔叔力竭而亡,帶著面紗的李寧洛想趁著牛角城月夕節人扎堆的時候做一回那劫富濟貧的壯舉,好充滿自己已經癟下去的錢囊。
沒想到被丁前溪那一拳引住了心神…
剛剛開竅的少女明顯感覺到那一拳所匯聚的元氣,月黑風高下少年狠厲的出手,佔據了少女所有心神。
這世上的修行者很少見的,不同於某些誌異精怪記載的那些,修行者遍地走,練劍者滿天飛的時代,一個宗門也好,一個城鎮也罷,更多的只是普通人。
稍微厲害些的江湖人。
最後才是那山上人。
走上了修行道路,更加難上加難,如今這個世道,兵家盛行其道,儒家勢微,道家更是龍虎山一家獨大,至於天才劍修…百十年才出那麼廖廖幾個。
所以才有了歷口小鎮氣運造就的那麼十幾個具有修行資質的男女,惹得幾乎全江湖的宗門過來爭搶。
這百年來更是形成了一種怪像,搶到的修行者多少成了評定一家宗門實力的標準,畢竟誰往上宗交的人越多,獲得的資源便越多,就算是不能靠著這些資源成功開竅,讓自身走上修行道路,可門派內那些小輩,或是自己的子孫,受益無窮。
龐大的資源,堆也得堆出一名很厲害的修士出來,比如那隱元閣,做為江湖中最為神秘的幫派,沒有人知道它存在了多少年,也沒有人知道,它到底掌握了多少資源,號稱無所不能的隱元閣,也只是堆出了一個踏入七境的姑娘而已。
兵家純練體魄,不練神魂,只講究一個戰場廝殺,世人常道,做那山上人太難,不如入那兵家客,人間的榮華富貴,都有機會拼一拼,可那修煉啊,多麼虛無縹緲的東西,實在是太難了,這也就是正逢亂世,兵家獨行的原因之一。
兵家武夫,橫練肉體,至高處純以體魄也可殺得下三品修士!
洛城城主府。
面容剛毅的城主李明居,一席短袍至腰間,北魏男人的穿著跟大燕國多有不同,常以短衫居多,多半是為了方便駕馬的需求,此地穿著長衫的,一看就是文人才子,不需要整天跟馬打交道的墨客。
此時有一位管事正抱拳低頭躬身在城主李明居身前,北方一片秋高氣爽的天氣,卻讓這位管事後背汗滴。
“小姐的行蹤可有訊息了?”聽到臺上之人沉聲發問,管家更為緊張,腿腳一軟跪倒在地,顫聲道:“回老爺,探子回報,小姐在大燕東邊一處小城內失去了蹤跡…隨後再無任何訊息傳來。”
李明居沉默半晌,他緩緩坐在案桌旁,看著上面那張剛遞進來的紙條,臉色陰沉。
城主此時的憤怒必將有人承受。
一張鐵做的令牌在年老的管事面前跳動,隨後一道不帶有任何情緒地聲音傳來:“持我令,調城府軍入城,滅劉家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