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同行(第2/3頁)
章節報錯
如果當年肯叫他一聲爹,小公子肯定落荒而逃啦。
…
…
丁前溪出了城門再次踏上了學劍的道路,孤單的背影竟然有幾分蕭瑟。
少年肩揹著劍,原先從小鎮出門只是小小的行囊,這回從牛角城出來,可就是沉甸甸的包裹了。
不僅有沉甸甸的包裹,還有一輛配套好的馬車。
原因是小團兒在他走後便好奇地翻了一下書頁,開合間幾張銀票掉了出來,小娘子看見那足足有百兩的錢票當場帶著小團兒出門而去。
在城裡置辦了好些用品,最後考慮到公子一路向北,實在是路途遙遠,僅憑腳力該是何時才能到達那地方?
婦人一狠心便在城東那最為出名的當鋪裡,典當了一株十分心愛的嫁妝,隨後竟是買了輛配套好的馬車僱了個車伕追了上去。
當兩輛馬車出現在埋頭行走在大道上的丁前溪面前時,他整個人都驚呆了。
隨後從車上拎著裙襬跳下來的女子,接下自家的兒子出現在丁前溪面前時,少年更覺錯愕。
女子的眉角挑的很高,很得意,好像在說:“你看,我給你弄了個無論是長途旅行,還是居家都必備的好東西…快誇誇我。”
性子溫柔含蓄的女子,此時看丁前溪的眼神熱烈而大膽,那是一名生在江南水鄉的女子表達愛意最出格的方式了。
小團兒看著娘,又看看少年,忍不住別過臉,偷偷笑。
本來僱傭的那位車伕,一聽說去那麼遠的地方,說什麼也不肯去,便隨著那輛馬車一同返回城裡了。
諾大的天空下,僅剩一輛馬車跟對著馬發呆的少年。
五歲那年身子骨還沒長好,壓根沒接觸到騎馬射箭一類的課程,單獨拋下車騎馬,不會…
駕著馬車一起走,更不會…
正當他好不容易拽著不願踱步的馬兒一點點前行之時,一位不速之客到來了。
蒙著面的姑娘此時一副自來熟的樣子,她跳上車伕那位置,朝著丁前溪喊道:“還愣著幹嘛啊?上車!你不上車,真打算就這樣…拽著馬走?”
丁前溪想了想,便跳上了馬車,那在少年手裡頗為不聽話的馬兒,隨著兩道韁繩被那姑娘握在手裡,輕輕一蹬,隨著一聲清脆悠長的“駕~”,這彷彿會看人臉色的馬兒終於不情願的拉著馬車快走起來。
此時長出了一口氣的丁前溪終於開始好奇這位頗為…自來熟的女子。
他掀開簾子,便能看到那女子背影。
彷彿知道身後之人的疑惑,她解釋道:“別多想,我在城裡看見剛剛那位婦人帶著孩子,在馬車行轉了好久,便指點了她一下,挑了這匹堪稱豐駿的馬兒,買馬這種東西,看的就是門道…哎呀,跟你說這麼多你也不懂,總之你要去的那地方,咱們有一大半的路程剛好是相同的,這中間由我幫你照顧著車馬,到那地方以後,你可以賣了車馬,回點本嘛。”
她回過身,看著想說些什麼的少年,皺著眉頭接著說道:“男人就該有個爽快的樣子,我一個女人都不怕,你還想嘰歪些什麼?”
除了孃親以外,他從沒有看過如此具有江湖氣息的女子,所以他乖乖閉嘴了。
晃晃悠悠的馬車就這麼一路顛簸著走遠了。
兩人之間也一直沉默著。
頗為豪爽的女子決定主動開啟僵局,她性格大大咧咧,可聲音卻是有些脆,“我爹姓李,我娘姓寧,而我,出生在洛城,所以我叫李寧洛。”
丁前溪長了見識,果然如書中所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一個名字都有這麼多的講究,可自己的名字顯然沒這種深意,於是他只好老實說道:“我姓丁,我娘…算了,我叫丁前溪。”
姑娘嗯了一聲,不在說話,於是靜悄悄的旅途上又沒了聲音。
“燕國真的很強大,這些年連年征戰,國內竟然還是一副四海昇平的極樂景象。”許是遇見了一個正經的本地人,那姑娘一開口就像是開啟了話匣子。
丁前溪身為前吳皇子,聽到這句話偏偏沒法反駁,只好附和道:“對啊,咱們…燕國真的很強大啊。”
少年沒覺得姑娘說的哪裡不對,其實這就是最大的不對。
要知道在燕國,人們雖然都為國家的興旺無比自豪,那種自豪是刻在骨子裡的,絕不會逢人便感慨大燕有多麼強大,多麼歌舞昇平…
少女自然也沒聽出少年口中說的:“咱們…”那絲生澀跟停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