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一首歌接著一首歌唱,有著用不完的體力。

此時的陶幽完全放開了,這麼大的雨,眼睛都睜不開,誰會注意你是誰,玩就對了!

陶幽不記得已經多久沒有這麼暢快的玩過了,似乎是從小時候離開葦城後開始的。

沒搬走前,陶幽一家住在離老巷很近的小區,和宋逸勉一家是上下樓。

陶媽媽和宋媽媽有空時總會帶著他們去東巷轉悠,但不會走很遠。

跟住巷子口的幾戶人家熟了以後,兩位媽媽在和其他人聊天時,就放兩個小孩自己去玩了,但僅限於巷子口,在她們能看見的地方。

那是深秋的一個雨天,不是暴雨,卻一直淅淅瀝瀝下個不停,天色昏暗,整個葦城蒙上了一層薄紗,雲裡霧裡,帶著淡淡的憂鬱感。

那段時間宋逸勉父母的小公司剛步入正軌,正是最忙的時候,雙休日宋逸勉經常呆在陶幽家。

這天正好陶媽媽有空,就帶著陶幽和宋逸勉去老巷玩。

陶媽媽在屋裡和別人聊天的時候接到電話,說是陶幽奶奶在山上摔了,手骨折,被同村的及時發現,送到了醫院。

情況緊急,陶媽媽無法分身,只能將陶幽和宋逸勉託付給巷子口關係較好,比較靠譜的一個叔叔照看。

走之前,陶媽媽把兩人叫過來囑咐一番,才三步一回頭地趕去醫院。

哪知那叔叔電視看著看著睡了過去。

陶幽和宋逸勉穿著雨靴和雨衣,拿著水槍在巷子口追逐打鬧。

不知不覺間,倆人已經跑到了老巷深處,可倆人並沒有注意到身邊環境的變化,還在踩水坑玩兒,雨衣也早就散開,掛在胳膊上,裡面的衣服早已溼透。

待倆人玩累了想回家時才發現周圍環境陌生,找不著路了。

因為下雨,天黑的更快些。

陶幽和宋逸勉拉著手,按著模糊的記憶在巷子裡走了一會兒,沒走出去,反而來到一條從沒來過的小岔路。

老巷裡全是石板路,坑坑窪窪的,有的還佈滿了滑膩的青苔。

陶幽一不小心滑倒在地,屁股和手掌上傳來雙重疼痛感,她再也壓制不住心中的驚慌,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宋逸勉在一旁怎麼安慰都沒用。

倆人的動靜不小,成功吸引了旁邊那戶人家。

‘嘎吱’一聲,木大門開啟,出來一位頭髮半白的老奶奶,畫著精緻的妝,穿著紅色的雙襟式長袖旗袍,上面繡著一對鴛鴦,栩栩如生,腳上穿著同色高跟鞋,手舉一把白色油紙傘,上面畫著水墨畫。

這麼鮮豔的裝扮在這雨天尤為突出,很有質感。

是個很優雅時髦的老太太。

“哎呦,怎麼坐地上了,快起來。”老奶奶走到倆人身邊,將陶幽扶起來,“摔疼了吧,不哭不哭。你們是跟爸爸媽媽走散了嗎?”

老奶奶說話很溫柔,讓人莫名感到安心和信任。

宋逸勉畢竟還只是個小孩子,這會兒也忍不住了,鼻子一酸,哭了出來。

陶幽聽見後,哭得更起勁兒了。

倆人的哭聲此起彼伏,老奶奶聽了,心裡說不出的心疼:“不哭不哭,乖乖,先進來躲躲雨。”

宋逸勉拉住要跟著走的陶幽,眼眶裡還滿是淚水,卻依舊十分警惕:“媽媽說,不能隨便跟陌生人走的。”

老奶奶笑更開心了:“你媽媽說的沒錯,你記得很牢,真棒。奶奶我不是壞人哦,奶奶是想幫你們,我那麼大年紀了,什麼都幹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