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客車,再步行20多分鐘,總算回到了自己多年未回的家裡。

這是一個小山村,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裡的人紛紛將搬到城市裡住,最終僅會剩下一些老人,至於田地將基本被荒廢了。

這裡雖然給了李東昇無數回憶,但他依舊沒什麼好留念的,去鄉上都要花上30分鐘,去城市要花兩個多小時,生活是一點也不方便。

前世的自己看到很多人懷念農村,他都忍不住在想,把他們放在這個小山村裡,怕是生活不了一週,就得喊著回城裡。

甚至,李東昇在想,就算自己成為大強子那樣成功的商人,也不能改變家鄉的命運。

一句話,這樣的山溝溝,一百年也發展不起來,這是李東昇父親曾經說的。

一路上,狗吠不止,才到了院子,李東昇就扯起大喉嚨喊道:“爺爺、奶奶,我回來了!”

正門被開啟,李東昇的爺爺李福來、奶奶王春梅、妹妹李佳佳,都欣喜的站在了門口。

李東昇的爺爺奶奶有兩子三女,三女都遠嫁其它鄉,大兒子是李東昇父親,李東昇的二叔在家務農;按照歷史,明年二叔也將出去打工,不過他家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年齡都還小,所以二孃只能在家照顧小孩。

說起來,去江南富裕的地方打工這種事,在這個貧窮的地方,還是李東昇父親帶頭組織的。在八十年代末,李東昇父親李顯朋便去了江南省龍城市打工,後來只要一回老家,就會有認識的人前來求帶。僅三年的時間,差不多帶了三四家人前往江南省打工了。

這種山溝溝,種莊稼可能連農業稅、公路款這些都交不上,出去打工一天就能賺5元錢左右;所以再過幾年,家家戶戶都會跑到沿海一帶的城市打工。

“升娃,回來了啊!”奶奶高興的說道。

“恩,放假三天!”

李東昇走進正屋,看了一眼桌子,家裡正在吃晚飯。

菜還算豐盛,有豆腐、黃瓜、鹹菜、還有一盤新鮮肉炒四季豆。李東方父母在外打工,一兒一女的生活費、學費都給的很足,所以在這四方八鄰,李東昇家日子過的還不錯。

最起碼,每逢趕場日,割一刀新鮮肉已經成為常態了。

四方八鄰的,能有這條件不多。

“升娃,快坐下來吃飯,知道你今天要回來,專門給你留了一碗新鮮肉。”奶奶從廚房端來沒有動過的菜和飯,高興的說道。

“肉是昨天去鄉里割的,知道你今天要回來,割了三斤肉。”爺爺也在一旁說道。這個時間段,農村的臘肉差不多都吃完了,要想吃肉食,只能逢趕場日去鄉里割點新鮮肉吃,這也算一個家的超級美食了。

李東昇不客氣的端過碗,大快朵頤的吃了起來。

見留的肉比較多,心裡還暖暖的,家裡都非常重視李東昇這個預備大學生,特別是李東昇父母更是寄予了厚望,在外辛苦賺錢,也捨得給李東昇掏錢。不然當年就不會支援李東昇考高中,而是讓李東昇去讀中專了。

李東昇一邊吃一邊對大家說道:“一起吃啊!我吃不完那麼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