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官場當中根本藏不住任何秘密,卓尚書含恨自盡的訊息不脛而走。

禮部的官員們已經發動起來,準備得到保寧縣那邊準確的訊息後,就立即上書朝廷,要求皇帝把卓尚書的靈柩迎回京城,並且要在京城的卓府中隆重發喪,以示哀榮。

京城中到處流傳著卓尚書因被奸臣迫害自盡離世的謠言,街頭上的茶館與酒肆當中到處是竊竊私語的人群。

太學中的學子們更是自發的穿上素服,走上街頭開始宣揚起卓尚書為國操勞一生的功績。

隨著太學生們的上街悼念,京城一些街道上的人群開始聚集起來,雖然京城百姓對卓尚書基本沒什麼印象,可是百姓們愛看熱鬧的性格已經深入骨髓,讓他們覺得此時的火熱場面,比過年時來得熱鬧。

小商小販們也開始追逐著太學生們的步伐,跟在後面做起生意。

太康城中的地痞無賴們也加入這場狂歡,趁著這個機會渾水摸魚,一時間街上的大姑娘小媳婦的衣服可就遭了殃,指不定穿過人群時便會在身上多幾個黑乎乎的手印。

一時間盜竊,搶劫等暴力案件頻發,順天府門口的鳴冤鼓已經有人在排隊告狀。

太學生激昂的宣講聲,小販的叫賣聲,女子偶爾發出的尖叫與咒罵聲,讓凜冬下的太康城呈現出病狀的喧鬧。

順天府多次向盧丞相上書告急,單憑順天府那幾個衙役無法維護京中治安,而五城兵馬司這些半軍事化組織,不知為何遲遲不肯出力,京城中治安越發敗壞,重熙皇帝已下旨申斥兩次,依然不見任何效果。

重熙皇帝無奈下只得諭令影龍衛出動,命其糾合不法,穩定京城局勢。

影龍衛軍士們開始穿上黑衣帶上面紗,開啟官衙大門,以十五人為一小隊上街巡邏。

此舉沒有讓百官們臣服,反而越發激起了百官的憤怒,有些官員開始休班告病,實則離開官衙以後便開始四處竄聯,暗中密謀對策。

在重熙皇帝來看,這已經是給文官面子的無奈之舉,皇帝沒有讓京營上街就是最大的讓步。

影龍衛的巡邏有效地防止的地痞無賴的騷擾行為,但卻沒法阻止太學生們的悼念活動。

而且這些太學生們中間,還有很多換上文士服的年輕官員參與其中,這也給影龍衛的治安任務增添了更大的困擾。

如果是在二十年前,他們敢當街動手驅散這些鬧事的太學生,可現在影龍衛委屈得太久,當小妾已成為習慣,還真不敢對著學生與官員們動手。

京城局勢急轉直下,正向著不可控的方向快速發展。

馮克明躲在官衙公房中享受著芸孃的溫柔服侍,他的面前放著好幾份聖旨,聖旨上面的措辭越來越嚴厲,要不是馮克明正在稱病,重熙皇帝早就把他拎到皇宮中大罵一通。

芸娘邊幫著馮克明按揉太陽穴,邊說道:“宮裡怕是真著急了,你真打算看著不管嗎?”

馮克明正在頭疼,但還是儘可能心平氣和地與芸娘說道:“我一個快死了的人,哪裡管得了這些,現在京城官場就是個大糞坑,誰粘上誰就一身屎。老卓那個老混蛋也是的,早不死晚不死,非得這個時候死。”

芸娘柔聲道:“人死為大,你就積點口德吧。我聽人說卓老尚書可是一個好官,他為人方正,心繫社稷百姓。這回客死異鄉,恐怕是含恨而死,想要以死來勸諫皇帝。這樣果敢忠直的大臣,總是讓人心生敬佩,可惜好人不長壽...”

馮克明笑道:“評價都這麼高了?怕不是再過幾天,就得和聖人比肩了。要我說這天底下少了誰都一樣,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替老卓招魂那些人,哭得最歡實,玩得也最花花。要是我死那天,有老卓一半排場就知足嘍,指不定有多少王八蛋,會半夜摸到老子墳頭拉屎撒尿呢,芸娘你說我要死了,你會不會為我傷心。”

芸娘手上加了力道,憤然說道:“你死了我就出家當尼姑去,眼不見心不煩。”

馮克明知道芸娘對他還是放不下,但不再提自己會死的事。

他隨意地問道:“你剛才說那些話,都何時聽說的,按說老卓死到現在也不到三整天,京裡訊息傳得可夠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