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午門跪諫(第1/2頁)
章節報錯
孫福聽到重熙皇帝類似於誅心的質問,嚇得趕緊跪在地上,不過他沒有解釋,這種事情只能越摸越黑,皇帝明顯心情不順,多說多錯。
不多時殿內響起孫福壓抑的抽泣聲。
重熙皇帝看著孫福同樣花白的頭髮,心生不忍,嘆氣道:“快起來吧,別假模假樣的嚎喪了,去把朕的旨意傳下去,至於王府那邊——就按字面意思辦。”
孫福嘴唇顫抖,沒有抬手擦去臉上的淚水,向皇帝行了禮,倒退出正殿去外面傳旨。
重熙皇帝看著孫福佝僂的背影,癱坐在龍椅上,再次嘆了口氣,摩挲著龜殼喃喃道:“難道上天要召朕回去了麼...”
午門外的官員們一個個意氣風發,多少年未見百官這樣眾志成城的場面了,不過卓尚書屍骨未寒,大家歡快的情緒還不能顯露在臉上,有人捶胸哀嘆,有人指著午門口沫橫飛,有人舉起早就寫好的條幅,表達對百姓命運的擔憂。
此時午門緊閉,守門的御林軍如臨大敵,已在午門前面支好拒馬,防止有人衝撞宮門,值守在午門外的小太監更是如坐針氈,貓著腰躲到御林軍身後,恨不得誰都看不到他。
午門廣場上,官員越聚越多,戶部尚書齊春秋在百官敬仰的目光中,越眾而出走到午門守軍身前,整理下官服,指著躲在最裡面的小太監,正色道:“別躲了,本官已經看到你,還不快向宮裡通傳,就說朝中百官,有國家大事需要面陳陛下。”
小太監心知躲不過去,陪著笑臉向前走幾步,對齊尚書諂媚地回道:“您老人家在此稍候,小人這就為老大人通稟。”
小太監向著齊尚書行了一禮,隨後午門的小角門欠開一道縫,小太監飛快地鑽進裡面,便再沒了動靜。
齊春秋雙手攏在袖中,一臉肅容就站在午門的門洞下面,此時他心中有一絲緊張,但更多的是決然。
為了今天,他們已經等了十年,皇帝陛下躲在宮裡不理朝政,許多朝中大佬們的私下安排根本落不下去,他們的子侄沒有得到想要的位置,反而被姓盧的老匹夫踢到山溝裡,長此以往何以為家。
如果今天不能讓皇帝看到百官的決然,那未來只會更糟,家族傳承是為官的責任,好不容易當上官,怎能容忍富貴兩三代人,便告終結。他們要把這些權利,永久握在手中,就像皇權一樣,代代相傳,這點決不能讓步。
在齊春秋這些人心中,士農工商就該各守本分,寒門就該種地,為老爺們當佃戶,到時老官們發善心,給他點殘羹剩飯,餓不死就是了。
至於商人那就該滿身銅臭,到時記得把銀子交給官老爺就好,官老爺們自然會保護他們錦衣玉食,揮金如土。
治理國家這樣的大事,就該由官老爺們一直操心便好,這樣的社會分工,在齊春秋等人看來,才是最完美的國家模樣。
任何想要改變的人,都是擋在他們面前的絆腳石,要麼拉入己方陣營,給老爺們當狗,要麼就乾脆毀滅。
皇帝又如何,如果不聽話,就換一個好了,歷朝歷代死得不明不白的皇帝,又不是隻有一兩個,落個水,墜個馬,吃點五顏六色的***,全是常規操作。
君臣本是心照不宣的合作關係,齊春秋真心想要尊重皇帝,任由皇帝高高在上,享受百官的頂禮膜拜,逢年過節時大家跪一跪也就算了。
他沒想過真去弄死皇帝,前提是大家都要在遊戲規則之內行事。
自從鏡泊湖兵敗,重熙皇帝便開始疏遠世家大族與文官體系,甚至還有毫不掩飾的厭惡與忌憚。
皇帝天天躲在皇宮裡,藉口修什麼狗屁長生,可官員的任免卻牢牢抓在手裡,弄得大家好生不自在。&n
長此以往,齊家怎麼辦?他們的兒孫怎麼辦,這些年家族越來越大,孩子越生越多,這些都需要銀子,土地來養活。
。
而得到銀子與土地的最快方法,就是當官,當有權力的京官。
齊春秋的心忽然痛了一下,今早他兒子齊大年拿走的那罐新茶,至少得一千兩銀子的花銷,全天下找不出二十斤,這個敗家子,真是崽賣爺田不心痛。
這個混蛋兒子要不是親生的,齊春秋真想親手掐死他,好不容易謀得的吏部差事,還被他丟了,眼看著齊大年就要在兵部庫房混到死,要不是為了這個親兒子的前途,齊春秋今天未必會出這頭。
齊春秋看著高大的午門,上面橫豎九九八十一顆貼金銅釘,天下只有皇家的大門才有這種規制。
他本不想挑戰至高者的權力,可不能給兒孫們謀一個好前程,那這官當來何用。
這同樣是齊家老爺子的意思,不能再任由皇帝任性下去,大家必須有所行動。
齊家老太爺貴為致仕的吏部尚書,朝中門生故吏如過江之鯽,本該退居幕後安心養老,可為了家族的傳承,他老人家前日已經豁出臉面,在私人暖閣中宴請一群后輩官員。
齊春秋覺得讓那些人吃點喝點沒什麼,齊府家大業大,並不在乎那點花銷,就是有些可惜那幾名舞姬與丫鬟,有一兩個他還沒有嘗過鮮,就讓那些小兔崽子禍害了。
轉念間齊春秋又有些釋然,今冬城外饑民無數,想要賣兒賣女的人數不勝數,只要今日事了,他讓管家帶些米糠,再去城外買些樣貌、身段不錯的小丫頭,到時養在府裡慢慢調教,就是時間要花費的長一些。@·無錯首發~~
不過窮人家的崽子就是好養活,只要給幾頓飽飯,轉眼就出落的光彩照人。
齊春秋想到此處,久違的躁動發散到全身各處,恨不得馬上回府享樂一番,今早特意穿的厚棉褲有些穿不住。
不知不覺間,午門的小角門再次開了一道縫,換成一個胖太監鑽了出來。
齊春秋見過此人,午門看大門的執事太監,至於名姓他不知道,這樣的小角色還不能讓尚書大人勞神費心。
整個皇宮中至少上萬太監,也就孫福那個老閹貨,齊春秋會好顏相待,至於其他人,都是皇帝的豬狗罷了,根本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