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

肖華飛信他個鬼,看乃朵不花這架式,事要能小就怪了。

果然,乃朵不花用北周話安排完手頭的事,便將頭轉向肖華飛與李春陽。

乃朵不花淡然對二人道:「我所屬的西院樞密府發生點小事,我需要帶親衛軍離開,現在給貴使兩個選擇,一是跟著我一起前往西府,我國陛下也正在那邊。二呢是晉使單獨向王都前行,我會給二位派嚮導。不過至於何時能見到我國陛下,就得看我這面事情辦得如何了。」

李春陽是正統的文官,他聽出乃朵不花的話裡有不對,但是身為外使,他不宜參與到北周複雜的政事當中。

按李春陽的想法,兩隊人還是分道揚鑣的好,不過聽乃朵不花的意思,北周皇帝又在這邊,這個就有些難辦了。

他的使命是見到北周皇帝,單獨出王都有什麼用。

李春陽看向肖華飛,衛隊都在這個密諜頭子手裡,李春陽雖為正使,卻不能不聽肖華飛的意見。

肖華飛見李春陽望向他,心中頗為無奈,大晉文官處理突***況的能力太弱了。

這乃朵不花明顯語焉不實,事情肯定不是那麼簡單,特別是乃朵不花要帶五千人馬離開這事,怎麼麼看都是北周境內發生了大事的節奏。

草原這種部落制的國家,雖然有皇帝,可皇帝對下控制能力不強,地方上的部落頭領擁有絕對的權力。

北周的皇帝更像是草原上名義上的共主,和草場糾紛裁判人。

所以每任北周皇帝的上位歷,全都比較血腥,謀朝篡位更是家常便飯。

眼下這情況,肖華飛猜測十之八九就是這狗屁事,蒼茫大地,有實力的誰不想爭一下啊。

大晉現在得罪不起北周,這是大晉君臣的共識,若是北周發生大亂對大晉來說反而是好事。

但到底誰能贏,肖華飛不知道,估計這乃朵不花也不知道。Z.br>

肖華飛看不出乃朵不花這是要去平叛,還是要去參加叛亂。

國家大事,不能押寶,最好是兩頭誰也不得罪。

肖華飛對李春陽勸道:「此處離劍北關不遠,下官願帶隊保護大人回到劍北關暫時休整,待春暖花開,再行出使。」

肖華飛這是給李春陽與乃朵不花一個臺階,說白了就是雙方均能接受的理由,以目前的狀況,他相信乃朵不花不會強留大晉的使臣,以免橫生枝節。

至於回劍北關只不過是一個託詞,說不定肖華飛會直接帶著李春陽往京城跑,誰知道北周會不會內亂平定後,對大晉發起立威性攻擊。

政治人物的頭腦和普通老百姓不一樣,要是換個新人上來,為了穩固政權、樹立威信,就會是大機率事件。

乃朵不花笑呵呵的看向李春陽,等著他的答覆。

李春陽身為新任禮部尚書,如果這樣退回劍北關,甚至回到京城,那他這禮部尚書估計就涼了。

出師不利的罪責他擔不起,主要還是捨不得頭頂還沒戴滿一個月的官帽。

李春陽把心一橫,忐忑問道:「本官到此可以說是歷盡千辛萬苦,再往回走有些說不過去,使團能不能就留在此處,等樞密副使把事辦完?然後本官再去西院覲見貴國陛下。」

肖華飛聽到李春陽這麼說,臉色不大好看,這個官迷是要行險啊。

雖然能夠理解,但這麼做明顯不智。

肖華飛沒等乃朵不花答話,直接問道:「敢問樞密副使此地距西院駐地有多遠,這次的事情又有多大,還望實言相告。」

乃朵不花思量片刻,選擇了實話實說,「實不相瞞,我國陛下在西巡時被我頂頭上司軟禁了,此時人應

該正在西府,距此地約有三百里遠。至於事情有多大,我所知不多,實在無法回答。」

乃朵不花之所以選擇實話實說,還是不想在一切沒確定前把大晉再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