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馮克明的指點(第1/2頁)
章節報錯
後半夜沒有新鮮的事情發生,齊家的僕人們各自為將來打算,那些要伺奉兩位尚書歸鄉的僕人,則對江南的風物充滿了希冀,聽說南方的氣候沒有京城這麼寒冷,那裡四季如春,極少需要穿上厚重的棉衣。
王老虎的鼾聲讓肖華飛睡意全無,那抑揚頓挫的節奏,讓他的思緒迴歸過往的回憶中。
在清晨的第一聲雞鳴響起時,齊府內宅那面有了響動,肖華飛起床照著王老虎的小腿踢了一腳,然後不管王老虎有沒有醒,他推門來到屋外。
此時院中的空地上,已停著七八輛裝飾精美的大型馬車,這些馬車比肖華飛曾經坐過的那些馬車都要大上許多,目測車裡坐上四五個人還是不會覺得空間侷促。
兩位齊尚書這回沒有玩什麼花樣,肖華飛已見到穿著厚厚皮裘的齊老太爺,正被丫鬟扶上馬車。
而齊春秋正在與齊大年交待著什麼,與齊老太爺相比,這對父子臉上的神情就顯得沒有那麼淡定。齊春秋看到肖華飛推門而出時,故意把頭轉向一邊,根本不看肖華飛這邊。
肖華飛不會自討沒趣主動湊過去,他讓李雷去軍帳叫來馬遠與趙千里,吩咐二人準備整隊,他們一會要護送兩位尚書出城,只要兩位尚書出了京城的城牆,這趟差事便告結束。
齊府的僕人將大門口兩個燈籠熄滅,不過他們沒有再將燈籠掛回去,而是把燈籠拿向庫房,從今天開始這兩盞大燈籠再不會亮起。
齊春秋還在那邊與府中眾人說個沒完,眼看著聊了快半個時辰,肖華飛心中漸生不耐,此時太陽已經升起,街上的行人會多起來,這麼拖下去,萬一被百官聽到什麼風聲,再來個十八里相送,說不定會鬧出什麼事端來。
肖華飛強壓著心中煩躁走上前去,無視齊大年想要吃人的目光,對齊春秋拱手說道:“尚書大人,眼看著時辰不早,本官還要回衙覆命,您這裡如果有事情沒有安排完,可以寫信回來,人畢竟還都在,一切來日方長。”
這話聽著透著一股不太吉利的味道,齊大年想要還嘴,齊春秋卻攔住兒子,沒有讓他說話。
“老夫與父親年歲已高,此次歸鄉,估計不會再回京城,自然事情交待的細些。今後我兒與肖指揮使要在京中一同為官,凡事還請多照應。”
齊春秋一反昨夜的高傲,態度和藹地說起了軟話,這多少讓肖華飛有些不適應。
肖華飛就算不太待見齊家人,此時也不能打齊春秋那張笑臉,同樣笑著應付道:“這是自然,大年兄此時在兵部司理庫房,本官許多事還要齊兄多照應,請尚書大人放心。”
齊春秋不知是因為感懷,還是出於挑撥,意味深長地對肖華飛說道:“老夫少小離家,比你此時的年紀也大不了多少,那時我父才是個工部小主事。如今我與老父一同歸鄉,算是成就人生一段佳話。離別之際,老夫感懷自身有一言相贈,為官過剛易折,為人當看來日,是以善柔者不敗。願肖大人,常懷忠君報國之心,定可前程似錦。”
肖華飛覺得齊春秋說得可不像什麼好話,不過此時他不想與對方有過多交流,連續多日沒有睡好,此時他的腦子亂得像一團漿糊。
草草應付兩句,肖華飛還是將齊春秋弄上馬上車,在齊府眾人的注視下,肖華飛帶著一百人,送齊府的兩位尚書出城。
一路上肖華飛注意到齊春秋那輛馬車不時地掀起馬車窗簾觀看京城的景物,而齊老太爺那輛馬車始終沒有任何動靜。
想來齊春秋沒有他父親看得開,至少在肖華飛看來,齊老尚書在離京這件事情上,要比他兒子想得遠。
肖華飛此時騎在馬上,時刻注意著車隊的動靜,隊伍離南城門已經越來越近,至於齊家兩位尚書離京後會如何,肖華飛心中有些不好的猜測,不過這些事已與他無關。
這不是他聽到了什麼風聲,而是與重熙皇帝接觸過兩次後的直覺,頭頂上的這位皇帝陛下,可不是那種心胸開闊之人。
那日回京面君時,他隔著簾子都能感覺到皇帝那久久壓抑的怒火。
有影龍衛的人員跟隨,車隊沒有太多阻礙便出了城門,車隊行過護城河後,肖華飛向後襬手,影龍衛的所有人員便即刻駐足。
車隊沒有一絲停留,兩位齊尚書沒有叫肖華飛再上前說話,車隊頭也不回地向南方駛去。
肖華飛騎在馬上看著車隊漸行漸遠,兩位尚書這樣離開,對齊家來說未嘗不是一種解脫。
馬遠上前提醒道:“這次多虧大人出馬,咱們可算是對上面有了交待,如今兩位尚書已經走遠了,而且沒鬧出什麼事端,剩下的自然有其他人去操心,不知大人眼下是回家,還是回衙。”
肖華飛似笑非笑地問道:“你猜指揮使大人是不是一夜未睡,正在等我回衙覆命。”
趙千里還留在齊家那邊,齊家人不從府裡徹底離開,他那邊就不會撤離。
此刻身邊沒有外人,所以馬遠在說話上沒有太多顧忌,直接說道:“這一陣京城裡形勢過於複雜,朝堂中的變化太快,宮中的決定裡外透著詭異。還有衛裡面人員變動之大,讓屬下有些心驚膽寒,想必指揮使大人近來睡不好。屬下覺得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咱們只需聽命行事就好。”
肖華飛無奈一笑,這陣沒人能睡好,而且隨著皇帝身體越來越差,可能還有許多夜晚無法睡好。
等肖華飛帶人回到影龍衛官衙時,王書吏早已等在大門口,見到眾人歸來,他忙叫肖華飛趕緊去見馮克明。
肖華飛進入馮克明公房時,馮克明早已坐在書案後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