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撲朔迷離(第2/3頁)
章節報錯
老僕肯定答道:“老爺初離京時確有一絲惆悵,這是人之常情。離開生活幾十年的地界,難免心有不捨。不過等出城三十里後,老爺漸漸已經放下,一路上還經常與我回憶當年趕考路上發生的趣事。”
肖華飛道:“老人家與卓尚書之間,主僕情義定然深厚。幾十年相處下來,說是親人也不為過。卓尚書能得老人家一路追隨,亦是福氣。”
肖華飛不停地煽情,喚醒老僕的回憶。希望藉此開啟老僕的心防,探查更多細節真相。
老僕再次落淚,心中充滿自責,一個勁地說自己沒有照顧好卓尚書。
肖華飛從袖中掏出手帕遞給老僕,心中感嘆可惜沒有菸袋,否則遞上一根也許能事半功倍。
老僕知曉分寸推辭不受,不過心中對肖華飛的牴觸漸少,話也多起來。
肖華飛從卓尚書離京後的日常起居,一直問到卓尚書的腸胃是否通暢,老僕均認真做答。
馬遠則在邊上將老僕所言形成筆錄,以備將來回京時當成書面證據使用。
米富貴不願意聽肖華飛與老僕聊家長裡短,悄悄退出房間去尋找吳苟道。
吳苟道那邊對米富貴的吸引力更大,他最近正在研製幾種麻藥,可以讓人在清醒狀態下被鋸掉手腳都不會覺得疼痛。
米富貴打算在齊大月身上試一試,因為大晉官員們的神經總要比普通人強悍上不少。
單看他們貪了那麼多銀子,還能在衙門裡滿口仁義道德,便能知道他們有著多麼強大的靈魂。
況且米富貴聽說近來京中官場中,流行一款叫浮生醉的烈酒。
很多官老爺喝上一二斤以後,依舊臉不紅心不跳,可見身體耐受力超群。
很多青樓姑娘說,浮生醉還有固本培元之效,可讓男子雄風不倒。官老爺們一致說好,她們也跟著說好,恐怕這也是官員們追捧此酒的重要原因。
米富貴喝過一回浮生醉,不到三兩酒下肚便人事不醒,所以深知此酒的厲害。
這恰是大晉官員們身體硬朗,精神強悍的鐵證。
如果正在研製的麻藥連官員都能麻倒,米富貴才會相信,當今天下沒有人能扛得住他的麻藥。
肖華飛終於轉向正題,開始詢問卓尚書死亡當日的情況。
老僕此時情緒已經穩定,向肖華飛複述起當日的情況。
卓尚書是應邀參加的縣衙午宴,從卓尚書到達保寧縣,保寧縣衙便給予熱情的招待。
這種宴會並不是一兩次,所以午宴並不顯得刻意與突兀。
下級官員殷勤伺候一位退休高官,其中好處不用多講,肖華飛對此表示理解。
卓尚書在京中人脈深厚,若是能替鄭俊懷修書一封,抵得上鄭俊懷在地方苦熬十年。
這樣看縣衙午宴是正常的官場應酬行為,老僕繼續講述整個宴會過程。
鄭俊懷同時邀請了當地計程車紳名流一同作陪,午宴上並不是只有鄭俊懷與老尚書二人用餐。
肖華飛覺得此項也沒有任何問題,這本是大晉官場應酬常態,為得是顯得熱情與敬重。
另外一個層面,鄭俊懷可能想顯得自己並無私人要求,讓卓尚書能夠放心用餐。
老僕對鄭俊懷的熱情招待也顯得很是認可,他還說到鄭俊懷特意叫人從冰湖中撈了一條紅鯉魚做為主菜款待老尚書。
那條鯉魚足有二十斤重,魚唇上的龍鬚都有兩三寸長。老僕雖然見過世面,可這樣品相的紅鯉他也沒見過。
卓尚書對此魚讚不絕口,連連稱讚鄭俊懷有心了。整個酒宴過程,老僕全程站在卓尚書身後,並未發現酒宴中有任何異狀。
酒宴期間大家的興致很好,老尚書還現場賦詩一首,得到滿堂喝彩。
肖華飛聞言問道:“這麼說老尚書在酒宴時心情顯然不錯,可為何宴會後回到房中卻...”
老僕道:“小老兒苦思兩日,依然想不明白老爺為何如此。老爺素來穩重,就算有天大的事情發生,仍能保持面容不改。若說老爺在酒宴時是逢場做戲,假裝開懷卻也不像。此時小老兒只覺天已經塌了,整個人渾渾噩噩分不清東南西北。求大人讓我回去為老爺守靈,不要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