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使臣之謀(第1/2頁)
章節報錯
勤政殿百官用鄙夷的目光望向乃朵不花,在他們心中北周人與東蠻人都是蠻荒之民,否則怎會做出如此突兀之事。
皇帝與皇帝之間通訊嗎?至少大晉皇帝不會這樣做!
那是該以國書之禮的行事,經由禮部上交再由各部大員聯合審議後,才能呈給皇帝御覽確認。
北周人的做派像極了草原部落二個頭人之間的私人往來,此舉於禮不合。
可乃朵不花就站在御階之下,手舉著北周皇帝的親筆信,該如何處置便等於把難題交給大晉君臣。
不收肯定面子上過不去,收了萬一上面有什麼不好的話,重熙皇帝又該怎麼下臺。
孫福站著沒有動,皇帝沒有發話,他不敢從乃朵不花手上接過信件,哪怕那是北周皇帝的親筆信。
孫福知道重熙的難處,他將目光望向盧丞相,希望老丞相能想出兩全其美的法子。
盧丞相出班先向皇帝行過一禮,才對乃朵不花說道:“貴使遠道而來,偏殿那邊酒宴早已備妥,還請先移步入席。貴國陛下的信件且交給禮部卓尚書。待使者歸程之時,我國自有回信請使者轉交貴國皇帝陛下。”
乃朵不花沒有在言語上咄咄逼人,向重熙皇帝又撫胸施禮道:“茲事體大,外臣能夠理解。不過吾皇帝之信,無非是二個意思。一是希望與大晉皇室結為姻親,求娶陛下之公主為我朝太子側妃。二是小女烏麗雅蘇正當二八年華,秀外惠中,賢良淑德。願嫁與晉國齊王為側妃。”
乃朵不花的話如同炸雷,讓大晉君臣有些手足無措。
重熙皇帝有些後悔,早知如此今天就不該親自現身接待外使,不但見識了朝臣逼他立儲的戲碼,還要忍受北周皇帝的咄咄相逼。
晉,周兩國之間其實太平沒幾年。重熙皇帝登基之初銳意進取,藉著朝政清明國力強盛,狠狠教訓過這個覬覦中原的鄰居。
正值壯年的盛鵬舉大帥率二十萬大晉鐵甲,橫掃大漠陣斬六萬草原騎兵。此戰過後兩國邊境歸於和平,北周人開始了長達二十年的養傷隱忍。
當時北周承遠皇帝還只是北周先帝的皇子之一,乃朵不花也不知在哪裡玩泥巴。
如今大晉風光不再與北周間國力倒轉,草原上的新一代君臣野心勃勃已登上歷史舞臺,要和北周的老敵人掰掰手腕。
在殿中眾人的驚怒聲中,乃朵不花神情不變繼續說道:“如此兩國結為姻親之後,可保大晉邊境安靜,東蠻之人不敢西顧。還望晉國陛下,以天下蒼生為念,同意吾皇之善意。”
重熙皇帝臉上青氣漸起,不知是被乃朵不花威脅之語氣得還是因為身體不適。
重熙皇帝並不在乎乃朵不花的威脅,大晉國庫雖空,但不至於北周人一打過來就會亡國。
他不滿是因為禮部已接待乃朵不花好幾天,居然沒有探聽出來對方心中的圖謀,那些好酒好宴看來都餵了狗。
卓尚書此時自知理虧,他近來都忙著與清流們竄聯朝會進諫之事又要進宮講課,就沒把接待北周人這個差事太當回事。
禮部對於接待外臣早有全套固定流程,讓屬官們按流程辦就好,卓尚書沒預料到乃朵不花會在大殿上給大晉君臣來個突然襲擊。
卓尚書冷著臉出班對乃朵不花說道:“貴使身懷北周皇帝書信卻不通知禮部,置兩國皇帝陛下何地。大晉禮儀之邦,北周雖立國不久但也有幾十年,何故如此唐突行事。”
乃朵不花根本不理卓尚書,只是看向御座之上的皇帝。
他並不擔心自己的安危,大晉君臣都是群死要面子的偽君子,料定對方不敢將他如何。
他甚至還有些期待一會的酒宴上會不會有什麼沒嘗過的美味佳餚,要說晉人的手真巧,女人也更柔美些。
雅蘇並不知道阿爹今天要說的事情,她天真地以為隨父入宮就是祝壽這些場面上的事。
哪想到原來承遠皇帝是要讓他遠嫁晉國,作為政治交換的籌碼,這根本超出雅蘇的想象。
不過她是極聰明的女子,轉眼間已想明白自己為什麼能在眾姐妹中第一個得到郡主的稱號。
承遠皇帝連自己親生女兒都沒有冊封,為什麼反而先給她這個侄女郡主封號。
雅蘇心裡冷笑,原來承遠皇帝也是人,誰都不願把自己親生女兒往火坑裡推。
雅蘇能夠想得出她若真嫁給晉國的齊王,會得到什麼樣的對待。
晉人不會接受一個有異族血統的王世子,或是皇太孫,那留給她只能是看似高貴卻無憐愛的淒涼下場。
雅蘇內心慌亂如麻,她覺得被整個世界拋棄。阿爹早已知曉皇帝的意圖卻不告訴她真相,而向來看似疼愛她的承遠皇帝其實只想利用她。
雅蘇不知為什麼,突然在心裡想起肖華飛那張總對她冷嘲熱諷的笑臉。
也許是因為肖華飛從來沒把她這個郡主身份當回事,那種做派才是對她極致的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