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以新代舊(第2/2頁)
章節報錯
小太監見孫喜過來連忙點頭哈腰臉帶恭敬之色,在孫喜耳邊說道:“您老交待的事奴婢已經辦完,保管小肖大人進住新宅順心順意。”
孫喜笑著從袖中抽出一張百兩銀票往小太監手中塞,笑著說道:“都是替陛下和老祖分憂。本來是老祖指給我的差事,可你看這裡我也走不開偏勞你跑上一趟。”
小太監受寵若驚慌忙推讓,嘴裡說道:“您老人家眼看著前程萬里,奴婢以後還望公公多照應便是。此等小事就是跑趟腿的功夫,這銀子著實不敢收。”
孫喜作色道:“一碼歸一碼,這個就當我家大哥賞你的辛苦錢。再若推辭以後旦有好事,可別說咱家不找你了。”
小太監連忙道謝接過,嘴裡對孫喜千恩萬謝。
宮中太監對權力的變化最是機敏,紛紛開始對未來押寶,凡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那些有背景有前途的高階太監,自然就會有伶俐人上趕著來燒香,在宮裡討生活多條後路總是沒錯。
孫喜有孫福當靠山,又有肖華飛的財力支援,近來倒是頗受在宮中根基較淺的小太監支援。
孫喜又請小太監過幾日到城中接一個孩子去見肖華飛,小太監連聲答應收好銀票領命離去。
小太監已經走遠,孫喜再次回到修身館門邊靜候世子下課。
孫喜這輩子註定身處宮中,就算再風光也是孤家寡人一個。
他心中唯一在乎的就是同胞妹妹小芹,只要小芹在肖家能過得開心如意,此生便了無牽掛。
修身館內傳來出一個蒼老的聲音,“先賢有云,聖天子在位,則天下興。為人君者當親賢能,遠奸佞,此乃盛世大同之根基。今冬久旱無雪,全因百姓民不聊生所致,正應天人感應之理...”
孫喜若是換成父母健在時肯定會把這些話奉為圭臬,畢竟講課的人是當今的禮部卓尚書,此人代表著大晉最高的道德標準。
臨近中午卓尚書結束今日授課,他還需要趕回禮部,安排北周正使明日面君事宜。
修身館大門開啟,孫喜連忙低頭讓路。
卓尚書目不斜視從館內走出,對門口的幾位小太監說道:“爾等皆是王公世子的大伴,每日在門外聆聽聖人大道是你們天大的福份。須記恪守本分,他日不可惑主弄權,否則你們主子護著你們但上天不會護著你們。”
門口幾個小太監包括孫喜在內都躬身稱是,沒辦法這老頭在皇帝面前也是這副德性,區區幾個內侍伴當誰又敢惹這老頭。
卓尚書言罷衝孫喜所在方向擺下袍袖揚長而去。
孫喜低頭瞥著卓尚書的背影,感覺剛才的話只是針對他一人所講,心中自然很不舒服。
這時谷王世子焯走出書館,向孫喜微一點頭,帶著他走向自己在宮中的房間。
孫喜殷勤地幫世子端來熱水淨面,而後又拿出孫福那裡搞來的極品好茶,為世子獻上香茗。
世子焯今年已有十四,身材不像其他堂兄弟那樣痴肥,反而略顯清瘦。面相上已有幾分青年男子氣象,長得劍眉星目,面如冠玉。
他緊皺的眉宇間依稀有幾分酷似重熙皇帝,茶香已從杯盞中瀰漫整個房間,但世子焯並沒有去端茶品嚐。
“孫伴如何看剛才卓尚書講得那些道理?”世子焯沉思良久開口問道。
孫喜手裡正捧著御膳房送來的上等糕點,他將糕點送到世子伸手便可拿到的位置,才謹慎說道:“奴婢讀書很少,學問淺薄,不敢亂說以免擾亂世子爺心境。卓老大人貴為禮部尚書,想必所講的道理都是天下至理。”
“天下至理...那為什麼從古至今不管哪朝哪代,天下都未曾大治。”世子的眉頭皺得更緊,他真的很認真在思考卓尚書剛才的話。
孫喜緊張地看向房間外面,打發走其他伺候的小太監,才小聲勸道:“世子爺還當謹慎,這裡可不比王府。哪怕就是王府裡,言語也當在意一二。齊王世子那裡一直在找世子爺的疏漏,奴婢在宮裡沒有大本事,耳目到是比王府過來那些太監靈光些。”
世子焯嘴角露出笑意,對於年紀彷彿的孫喜很是親近,覺得孫喜在內心裡屬實向著他這邊。
世子焯試探道:“其實大家都知道皇爺爺讓孤與堂兄進宮為何事,不過是外面做外面的事,孤在這裡做孤的事。天意為何,又有何人能夠猜到。再說孤還有幾個弟弟,是也好不是也罷,你說是不是都是命中註定?”
這話裡好像什麼都說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說。
孫喜終於明白,皇帝家這塊田裡絕不會長出什麼老實人。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