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味樓包廂內酒菜飄香,如果肖華飛不是酒樓的老闆,連他都要懷疑自己能不能訂到包廂。

肖寧待人接物越發成熟穩重,打發走店裡專門的帶客小廝,肖寧親自將肖華飛與趙先生引進包廂。

待二人坐定後,肖寧把菜牌雙手捧給趙先生,請貴客點菜。

趙先生沒有過多謙讓,按照仙味樓的招牌菜式點上冷熱四道菜,然後將菜牌遞到肖華飛手上。

肖華飛又點四道熱菜外加一個瑤柱雞湯,湊足八菜一湯,外加三十年的浮生醉二瓶。

等菜期間,肖華飛與趙先生聽著外面的彈唱彼此閒談起來。

“仙味樓這生意火得都讓我這窮幕僚心生羨慕,也不知道你腦子裡都在想什麼,無意科舉卻對經商有如此天分。這樣一家半死不活的店,經過你手一改卻繁榮如此,看來我真是老了看不透嘍。”趙先生依舊當肖華飛是幾個月前那個晚輩,言談較為隨意。

肖華飛為趙先生倒滿茶杯,謙遜說道:“晚輩自然無法同趙叔比肩,您這大晉的正牌舉人面前,小子那點道行怎麼夠看。其實今天您在縣衙裡說得話,我一句也沒聽懂。”

趙先生臉上不見自得之色,反而有些落寞。

“懂又如何,我好像什麼都懂,可最終還不是要給進士做幕僚當成進身之階。像我這樣終歸不是正路,所以才一直勸你專心舉業,那樣才有可能一展胸中抱負。”

肖華飛明白趙先生的苦楚,能考中舉人就已能夠證明他至少一省境內的人尖子,但大晉億萬臣民每三年或五年才有一批進士名額。

江山代有才人出,最終很多有才幹的人拿不到自己應得的位置。

肖華飛猜測,很多未中舉的人士都懷有一顆報復社會的心理。

科舉之路在王朝初建時屬實有積極作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科舉之道,擋住地還是平民百姓的上進之路。

最終整個社會結構會如一潭死水,社會發展也會因此原地踏步。

當平民失去希望再遇天災人禍,改朝換代便不可避免。

但如今的大晉沒有民眾自覺的基礎,肖華飛只是因趙先生的話想得有些多。

待者悄無聲息地將菜上齊,面對一桌色香味俱佳的酒菜,趙先生終於不再糾結自己的過往,專心與肖華飛吃喝起來。

“華飛你家廚子這個鍋包肉是怎麼做的,這豬肉沒有腥臊之氣,而且炸得外裡嫩鹹鮮適口最是下飯,我每次來都吃不夠。”

“趙叔若是喜歡,一會我讓肖寧抄一份菜譜,回去讓廚子慢慢試做便是。”

趙先生微笑著放下筷子,盯著肖華飛說道:“算啦,你不說我也知道,你這酒樓之所以賓客盈門,做菜的法子才是關鍵。你想問什麼便問吧,要不豈不是白受了這頓好飯。”

肖華飛再次敬過一杯酒,才將心中的疑問說出,為何趙先生斷定他也會高升,還有皇帝在不在和他又有什麼關係。

趙先生沒有推辭,喝過敬酒說道:“你為官時間尚短,而且路數走的都是左道,猜你就沒有真明白。張大人恐怕也看出來你在縣衙裡是裝樣子,所以才讓我來為你專程解惑,有事些他不方便明說。”

“還請趙叔直言。”